7/21/2016

基因说:猪都会飞,为什么人不可以?

先搞一个危言耸听的大新闻:在上个月,太阳上竟然连续十几天,没有出现黑子。



0.gif


据说,这是一个大凶兆。


众所周知黑子是太阳活跃度的标志,黑子的消失可能意味着太阳将进入低活动年,地球将随之开启新一轮“小冰河期”。这一现象上一次出现还是在1645-1715年间:


据记载,彼时太阳活动衰减到极低状态,太阳黑子几乎没有记录,全球普遍出现气温下降,英国大部分河流结冰,全世界范围内农作物产量降低,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量饿死人的现象……


1.png



问题来了:如果冰河时期再次降临,人类能够安然度过吗?

答案是肯定的。

靠什么呢?以往的历史经验表明,靠胖!胖!胖!


01 人生下来就比猪胖,我是说真的


在灵长类动物的圈子里,猴子和猩猩出生时的体脂率往往只有2~3%。而人类出生时,体脂率就达到了15%。甚至于跟猪相比,这种我们千辛万苦想把它养胖的动物,平均体脂率还不到15%,也还是低于现代人的。


所以,那些损人胖得像猪的,你们考虑过猪的感受吗?🐷


2.png


为什么猪会飞,而人不可以?因为猪的体脂率比人还低啊!(搭配台词)


那么,人拿这么多脂肪有什么用呢?用处太大了!


把镜头切换到人类没有走出非洲的时候,没有弓箭更没有炮弹,人类必需通过长时间奔跑来追击猎物。那时候每天为了获取食物可能要走上数十公里。没有足够的脂肪储备,能完成每天这样的强度捕猎工作吗?


3.png


后来,当人类走出非洲的时候,向着高纬度地区前进,这个时候脂肪除了提供能量外,还起到了保温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人类成为地球霸主的道路上,脂肪为其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人类为什么可以囤积嫩多脂肪?

事实上,在人类大多数岁月里,是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的。真正吃饱吃好还是近一两百年的事情。


因为在过去,农业生产看天吃饭极其不稳定,受战乱和环境影响,祖先又要不断地迁徙。因此,进化逐渐赋予了人类一项技能:脂肪储存!


4.png

这相当于“战略石油储备”,这有利于熬过漫长寒冷的冬天、青黄不接的时节、颗粒无收的饥荒,将种族和血脉延续下来。这就是为什么人的体脂率比其他灵长类动物高的原因。


就拿中国人来说,上下五千年,真正实现全民吃饱吃好也只能从改革开放算起,大部分中国人能吃饱饭也不过一两代人。因此,唐朝我们就不说了。即便在几十年前,对一个女性审美的标准依然讲的是:珠圆,玉润


5.png



可是,现在大家都吃饱了。根据生产力决定审美的原则,就开始对脂肪嫌弃、对胖子嫌弃了。然而,写在人类基因里的“脂肪储存模式”,还没有那么快改变。


03 胖瘦的“开关”找到了


刚才说到,“能量储存模式”让人类度过无数次严酷的时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自然开启这种模式,被“幸运”挑选出来的人,通常就是我们嫌弃的——胖子。它们的基因,存在着一定不同。


目前,FTO基因是发现的与肥胖相关性最强的一个基因。


6.png


它首先会影响人的食物代谢模式。


*举个例子,它就好像一个开关,当这个开关拧向A突变的时候,人更容易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热量散发出去——就是那种吃再多也不会胖的人。

*而当这个开关拧向B突变的时候,散热机制会被关闭,产生脂肪积累并导致肥胖。于是,一个华丽丽的胖纸诞生了。


7.png


而在后天的日常生活中,FTO基因也没有放过胖子。
这个基因发生异常的人,会在明明吃得够够的情况下还继续狂吃狂吃,不知不绝就在肥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根据统计,在对人群FTO基因相关位点的分析中,显示只有34.4%人饱腹感完全“正常”,而其余65.6%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饱腹感的异常。


8.png


这种“没吃饱”的感觉,也许正是饥荒年月在人类基因留下的印记,它时刻提醒着我们:

能吃你就多吃点,说不定哪天冰河期就来了。


当然,还是不要吃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