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施氏家族
家族介绍
分布于福建泉州地区的一支施氏家族
溯源研究
研究对象
福建晋江施氏家族
疑似Y单倍群
研究机构
23魔方
研究进程
研究线索
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显示,施姓男性群体内父系属于O-SK1756*(排除已知下游)类型的用户占到了4.07%,是O-SK1756全国比例(0.045%)的90余倍。
在父系属于O-SK1756类型的群体中,施姓用户占16.67%,是施姓全国比例(0.15%)110余倍。
并且这些父系是O-SK1756的施姓用户的籍贯高度集中在福建泉州的晋江市(58.33%)。家族溯源问卷中也征集到了属于此类型的施姓用户的问卷及家谱。据此我们推测在O-SK1756下可能存在一支以福建施姓为主体的家族。
研究设计及结果
我们筛选了隶属于O-SK1756*类型下的福建晋江、平潭的3个施氏家族和广东、四川、福建、浙江四省的非施氏家族9例进行细化研究。
结果发现SK1756是一个有这个八千多年分化历史的久远类型,在这八千多年内至少进行了六次以上的分化。
我们筛选的3例施氏家族全部归属于SK1756--MF14298--MF252--MF66124这个下游,选择随机细化的5例非施氏家族也归属这个下游。
MF66124分化于南北朝时期(距今1560年),8个家族分成了4支,其下游MF40138、MF81192、MF68243分支在中唐到北宋时期表现出进一步的分化。
综上可知,O-MF66124可以对应到一个形成于南北朝时期(距今1560年),在中唐到北宋时期也表现出进一步的分化的施氏家族。
姓氏构成与人口分布
由于MF66124等下游位点发现较晚,尚未被设计至芯片中作大范围的人群筛查,因此该类型的人口数量,地区分布、姓氏组成等情况暂无详细数据。不过基于数据库中属于O-SK1756*施姓人群的分布情况,结合分化树形和既往其他家系研究的参照,初步估计O-MF66124类型大约占到中国人口的万分之四左右。
该类型主要分布在福建及附近地区,其中在福建能占到当地人口的0.97%左右,浙江占0.10%、江西0.06%、广东0.04%。此外在辽宁安徽北京湖北江苏等地亦有一定比例分布(0.03%~0.04%)。
其中分布最高频的地市为福建泉州市,该类型能够占到当地人口的2.5%左右;在其下辖的晋江市,该类型能够占到该地人口的9.45%左右。
施姓人群占到该类型人口的20%左右。
综上可知,O-MF66124可以对应到一个形成于南北朝时期(距今1560年),在中唐到北宋时期也表现出进一步的人口增殖和分化,主体分布于福建晋江地区,以施氏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附注
根据该类型用户的家族溯源问卷和对福建晋江地区施氏家谱的分析,该类型可能对应到当地的施氏大宗----晋江浔海(衙口)施氏。
据《浔海施氏大宗谱》记载,浔海施氏,清初福建水师提督,靖海侯施琅之家族。其始祖评事公,本福州福清高楼乡人,宋淳熙年间迁居晋江南浔。
浔海施氏自施琅之后,有:施世纶(清漕运总督,康熙称之为为“江南第一清官”);施世骠(清福建水师提督,首次测绘西沙群岛入清舆图);施世榜(清开发台湾,兴建八堡圳水利工程)等人物见于史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