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鄂柯氏家族
家族介绍
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支以柯姓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溯源研究
研究对象
赣鄂柯氏家族
疑似Y单倍群
研究机构
23魔方
研究进程
研究线索
柯姓是排名中国第145位的人口大姓,总人口106万,约占中国人口的0.08%,在鄂粤闽台等地区较为常见。
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显示,柯姓群体内父系属于O-MF351类型的用户占到了11.76%,是O-MF351全国比例(0.02%)的500多倍。
在父系属于O-MF351类型的群体中,柯姓用户占45%,也是柯姓全国水平的500多倍,并且这些父系是O-MF351的柯姓用户,籍贯高度集中于鄂赣苏川为代表的长江流域。
据此我们推测在O-MF351下可能存在一支以柯姓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研究设计及结果
我们筛选了隶属于O-MF351类型的湖北大冶、江西瑞昌、江苏镇江和扬州的4支柯氏家族,以及湖北大冶、江西瑞昌的3支非柯氏家族共同细化研究。
结果发现,MF351是一个分化于中唐时期(距今1220年)的支系,先是分成了2支,所选多4个柯氏家族以及江西瑞昌的1例样本,全部归属MF35这个下游。
MF35是一个分化于晚唐时期(距今1130年)的支系,5个家族分成了5支,是一个显著的簇状分叉,代表了该家族在当时有过较快的人口增殖。
由于MF35等下游位点发现较晚,尚未被设计至芯片中作大范围的人群筛查,因此该类型的人口数量,地区分布、姓氏组成等情况暂无详细数据。不过基于他上游O-MF351的分化树形及属于该类型柯姓人群的构成情况,参照既往其他家系研究,初步估计O-MF35类型大约占到中国人口的万分之一点九左右。
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其中在湖北约占到当地人口的0.15%,江西0.13%、陕西0.06%、四川0.05%、江苏0.05%、浙江0.02%。
分布最高频的地带位于江西九江到湖北黄石一线,其中在九江瑞昌市该类型能占到当地人口的8%以上。 柯姓约占到该类型人口的50%左右。
综上可知,O-MF35可以对应到形成于晚唐时期(距今1130年),并在当时有过快速的人口增殖,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的万分之一点九,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支以柯姓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附注
通过对该类型用户的溯源问卷及赣鄂等地柯氏家谱的综合分析,发现该家族属于祖居瑞昌的乐源柯氏家族。
据瑞昌《柯氏宗谱》称,其始祖柯成,字德修。原居江南宣州宁国府旌德县梅里村。因当时宣州连年饥馑、且烽烟不息,遂于唐僖宗时携子孙,西涉江州(今九江),南下武宁,最后定居瑞昌(今乐园大泥坑)自号乐源,成为入瑞第一世始祖。自宋元时期始,其家族子孙不断迁徙至湖北、江苏、四川、陕西、重庆等地,在瑞昌当地柯姓成为了该市的人口第一大姓。
本研究中所选4支柯姓全部归属于MF35分支,但是其上游MF351的分化年代仅仅比MF35早百年左右,其兄弟分支MF13129也主要分布于湖北黄石大冶等地,地理也十分接近,暂时不清楚以柯成为代表的柯氏家族,究竟自MF351始,还是自MF35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