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O-MF6624,共祖时间约为 1970 年前,推测为集中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南方地区的一支匡(康)姓家族。目前,该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11%。
溯源分析
姓氏关联
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在属于 O-F854 类型的用户中,康、匡二姓均达到了 1% 左右的人口占比,而康姓中国人口占比约为 0.2%,匡姓不足0.1%,可见康(匡)姓在 O-F854 中相对富集,可能对应了某些家族。
筛选 3 例康姓、2 例匡姓进行Y染色体全序检测,并构建谱系树。结果显示,康姓、匡姓同属于 O-F854 下游的 O-MF6624,另有 2 例非康姓样本也属于这个支系。
O-MF6624 支系形成于西汉初年,从树形可以明显看到,康、匡二姓交织在一起,即可能在比较晚的时期才演化成两个不同的姓氏。
根据一些家谱的说法,北宋赵匡胤登基以后,民间为了避「匡」字讳,将匡姓改成了康姓,其后又有部分康姓改回了匡姓。此说法尚有待证实。但从谱系树看,康姓和匡姓确实交织在一起,家谱的记载可能有一定依据。
在 O-MF6624 类型中,康姓占比约为 14.29%,匡姓占比约为 10.71%,相对高于其他姓氏的占比,差异较显著。据此我们推测,O-MF6624 可能对应一支康(匡)氏家族。
现代南方匡(康)氏家族后裔的
姓氏占比情况11.54%
匡
15.38%
康
7.69%
彭
7.69%
王
7.69%
张
7.69%
周
3.85%
韩
3.85%
黄
3.85%
李
3.85%
刘
3.85%
方
3.85%
宋
3.85%
杨
3.85%
石
3.85%
卿
3.85%
朱
3.85%
陶
展开分布情况
目前,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的统计,O-MF6624 类型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 0.11%。
该类型集中分布在南方省份,在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陕西,该类型均占当地男性人口的 0.3% 以上。
细化到地级市,在湖北随州和湖南郴州两地,该类型约占当地男性人口的 4% 以上;在湖南邵阳、陕西汉中、贵州遵义三地,该类型约占当地男性人口的 3% 以上;在四川资阳、四川遂宁、广东潮州,该类型约占当地男性人口的 2% 以上;在江西赣州、湖北荆州、四川绵阳、湖北武汉、四川南充,该类型约占当地男性人口的 1% 以上。
0.14%
0.22%
0.30%
0.38%
湖北省
0.47%
湖南省
0.45%
贵州省
0.41%
四川省
0.39%
陕西省
0.36%
重庆市
0.20%
江西省
0.19%
广东省
0.05%
- 展开
形成时间
根据推算,O-MF6624 类型共祖于 1970 年前,即共同祖先的生活年代大概在两汉时期。
查阅史志资料,匡姓较早被记载的人物有西汉东海郡人匡衡(西汉东海郡辖境包含今山东费县、临沂市和江苏赣榆以南, 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
在南方,较早被记录的名人有南朝齐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匡昕。从分布看,O-MF6624 对应的匡(康)氏家族在江西、湖南、湖北较为集中,因此匡昕属于这个家族的可能性也较大。
本支匡(康)氏家族的形成时间远迈两汉,而现有家族宗谱多数只能追溯到更为晚近的宋元以后时期,依据现有史料和检测数据,暂不能确证该家族的具体归属。
关于该家族更为详细的内部支系分化脉络以及更精确的共祖情况,留待后续深入研究。
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