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于氏家族(4)
家族介绍
O-MF196131对应了主体分布于胶东及东北地区的的一支于姓家族。
溯源研究
研究对象
O-A16636下游于氏家族
疑似Y单倍群
研究机构
23魔方
研究进程
研究线索
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显示,在山东及东三省的于姓群体内,父系属于O-A16636类型的用户占到3.59%,是该类型山东及东三省比例(0.37%)的9.7倍。
在父系属于O-A16636类型的山东及东三省群体中,于姓用户占到了该类型人口的18.18%,也是于姓在山东及东三省比例(1.93%)的9.4倍。据此我们推测,O-A16636下可能存在一个以于姓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研究方案
我们筛选了隶属于O-A16636类型下的山东威海、辽宁大连2个于氏家族以及数十例分布其他省市的非于氏家族共同细化研究。
结果发现,所选的2支于氏家族属于O-MF196131分支,并共祖于唐代(1240年前)。
初步估计,该类型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万分之一点八,主要分布于胶东及东北等地区。其中,该类型在山东能占到当地人口的0.03%左右,在黑吉辽三省约能占到当地人口的0.17%左右,此外在江苏等地亦有零星分布。
综上可知,O-MF196131可以对应到形成于唐代(1240年前),人口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万分之一点八,主要分布于胶东及东北等地区的一支以于氏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附注:
查史志所收录的于姓人物,南北朝以前的于姓人物大多数为山东人,譬如:西汉丞相于定国(东海郯人)、东汉末年道士于吉(琅邪人)、曹魏大将于禁(泰山钜平人)。
此后山东于姓人物渐没于史,直至宋金开始又逐渐见于史志。如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有太子中舍于焘(青州寿光人)。
史志所见的胶东半岛(指胶莱河以东地区)于姓人物则要晚到宋金时期。如金末登州镇守把军千户于敬祖、将军副同于忠、莱州府长史于玠等金元时期胶东本土的中下级官吏或军将。可见于氏活跃于胶东地区不晚于此时。
现在胶东地区所分布的于氏宗支不下百余脉,在当地比较大的有文登大水泊于氏、乳山北司马庄于氏、文登万家口于氏、荣成蟠龙石于氏、海阳璋夼于氏、海阳丛上于氏、莱阳于氏等等。由于分布地毗邻集中,相互迁徙、年久日远等原因,宗支之间已经呈现相互融合、相互交织的现象。
由于本研究的于氏家族历史远迈唐宋,而北方等地的于氏家谱所能追溯的历史相对较晚,暂未能详该家族在唐宋时期的历史情况。
由于数据和资料有限,希望了隶属于该类型的用户广泛参与父系深度测试并提供族谱资料,以助于研究。
完善家族研究所需样本数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