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族库
- 姓氏详情
杜
杜姓起源自哪里
杜姓的渊源主要有两大支:姜姓和祁姓。
第一支出自姜姓,神农氏的后代。相传在商朝时已经有杜国,神农氏的后裔后土的子孙以杜树为神树,故称杜,故地在今陕西长安东北。商末周国兴起,杜人归顺于周。史书上没有留下姜姓杜氏后裔的消息,可能完全融入祁姓杜氏了。
第二支源出祁姓,帝尧的子孙。4000多年前的帝尧初居山东定陶,后迁河北唐县,故号陶唐氏,祁姓。其实陶唐氏是当时活跃在华北地区的一支部落,由于帝尧的丰功伟绩,才使陶唐氏耀眼于后人的史书之中。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到夏孔甲时,丹朱后裔刘累为夏王驯养龙(鳄鱼)有功而封于刘聚,即刘国。刘累后迁于河南鲁山,犹守故封。商朝后期武丁并灭地处今河南滑县的豕韦古国,更封刘累的后裔为豕韦国君。西周初期改为唐公,以奉尧祀。周成王灭唐,以封弟叔虞,史称唐叔虞。迁唐公于杜,降公爵为伯爵,遂称唐杜氏。古杜国在今陕西长安东北,是神农氏的后裔后土的居地,以杜树为神树,故称杜。至周宣王时杜伯无罪被杀,杜国子孙一部分出逃,留居杜城者为杜氏。春秋初,杜国为秦宁公所灭。祁姓杜氏的历史至少有2700年。
杜姓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先秦时期,杜姓主要活动于陕西。秦汉时期,杜姓已经散播到河南、山西、湖北、四川、山东等地。唐朝,杜姓在长江南北都有分布。明末,杜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杜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为宋朝第二十九位大姓。主要分布于河北、四川、山东、浙江,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河北为杜姓第一大省,约占杜姓总人口的22.7%。全国形成了北方冀鲁、西部四川、东面浙江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杜姓大约有3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1%,为明朝第六十位大姓。主要分布于江西、浙江、江苏,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山西、四川、河北、山东,集中了36%的杜姓人口。江西为杜姓第一大省,约占杜姓总人口的13.5%。全国形成了东面赣浙苏、北部晋冀鲁、西方四川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杜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向东南移动。
当代杜姓的地域分布
23魔方的基因检测用户中,杜姓用户的籍贯地域主要分布在山东 (占比 9.3%) 、四川 (占比 8.3%) 、河南 (占比 8.1%) 等地。
1.9%
3.8%
5.6%
7.5%
山东
约9.3%
四川
约8.3%
河南
约8.1%
河北
约7.0%
江苏
约5.8%
山西
约5.4%
- 展开
23魔方家族库有哪些杜姓家族
杜姓在23魔方家族库中目前有 167 个家族,家族数在23魔方的所有姓氏中排名第 71。分布区域覆盖 20 个省份。
浙江杜氏
34 个杜姓家族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杜氏、浙江金华浦江杜氏、浙江绍兴嵊州杜氏、浙江金华东阳杜氏、浙江绍兴杜氏
湖南杜氏
21 个杜姓家族
湖南杜氏家族一支、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杜氏、湖南省衡阳市杜氏、湖南常德武陵杜氏、湖南益阳杜氏
台湾杜氏
15 个杜姓家族
台湾基隆杜氏、台湾基隆杜氏、台湾基隆杜氏、台湾南雄杜氏、台湾台北杜氏
确认基因标记的真实杜姓家族
在23魔方的家族库中,胶东杜氏家族等杜姓家族的「基因标记」已经确认,可以通过检测基因找到真实的家族成员。
为什么测基因可以找到家族?杜姓主要有哪些民族
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独孤浑氏族改为杜氏,遂成为河南汉族。北宋金国女真族徒单氏族改为杜氏。清朝满洲八旗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氏族均集体改为杜氏,其后族人多数同化为东北杜姓汉族。当今东北多杜姓与满族改姓有直接关系。
当代杜姓民族分布
23魔方的基因检测用户中,杜姓用户的民族主要有汉族 (占比 93.2%) 、蒙古族 (占比 1.3%) 等。
杜姓有哪些基因标记
Y染色体与姓氏一样,遵循父子相传的规则,因此 Y 染色体单倍群可以作为家族的基因标记。23魔方的杜姓用户,Y染色体单倍群类型分布如下:
N-M1819
1.7%N1b2-M1819的共同祖先大约是6600年前的一位男性。在中国男性中占2.4%左右,南北方分布广泛。
O-CTS335
1.3%N-F4063
1.3%N1a1a3-F4063的共同祖先大约是7000年前的一位男性,在中国男性中占比1%左右,华东(山东、江苏、浙江)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