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O-MF13219,共祖时间约为 800 年前,推测为集中分布于胶东地区的一支于姓家族。目前,该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01%,主要分布在山东及东北三省。
溯源分析
现代胶东文登于氏家族后裔的
姓氏占比情况67.65%
于
8.82%
张
2.94%
左
2.94%
门
2.94%
徐
2.94%
王
2.94%
万
2.94%
刘
2.94%
苏
2.94%
孙
展开分布情况
目前,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的统计,O-MF13219 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01%。该类型主要分布在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在北京、河北等地也有部分分布。
细化到地级市,该类型在山东威海分布比例最高,约占到当地男性人口的 1.43%,以文登县最集中;在辽宁本溪、大连、丹东,吉林通化,河北承德,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该类型均占当地男性人口的 0.2% 以上;此外,在山东德州、济南、烟台,吉林长春,辽宁沈阳等地,该类型也有少量分布。
从分布情况来看,该类型对应的于氏家族可能发源于威海文登地区。
0.03%
0.04%
0.05%
0.07%
辽宁省
0.08%
吉林省
0.07%
山东省
0.05%
北京市
0.03%
黑龙江省
0.03%
河北省
0.02%
- 展开
形成时间
根据推算,O-MF13219 类型共祖于 800 年前,即共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宋辽金元时期。
查阅史志,南北朝以前的于姓人物大多数为山东人,譬如:西汉丞相于定国(东海郯人)、东汉末年道士于吉(琅琊人)、曹魏大将于禁(泰山钜平人)。
此后山东于姓人物渐没于史,直至宋金开始又逐渐见于史料。如宋朝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有太子中舍于焘(青州寿光人)。
史志所见的胶东半岛(胶莱河以东地区)的于姓人物,则要晚到金元时期。金元时期胶东本土的中下级官吏或军将,有登州镇守把军千户于敬祖、将军副同于忠、莱州府长史于玠等。由此可见,于氏活跃于胶东地区不晚于宋金时期。
现今胶东地区分布的于氏宗支不下百余脉,当地较大的有文登大水泊于氏、乳山北司马庄于氏、文登万家口于氏、荣成蟠龙石于氏、海阳璋夼于氏、海阳丛上于氏、莱阳于氏等。由于各于氏家族分布地毗邻集中,由于相互迁徙、年久日远等原因,宗支之间已呈现相互融合、相互交织的现象。
由于年代久远,家谱多数只能追溯到宋元明清,该支于氏家族的来源尚难以考证。关于该家族更为详细的内部支系分化脉络以及更精确的共祖时间,留待后续深入研究。
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