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禹氏
家族
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O-MF849,共祖时间约为 1690 年前,推测为集中分布于湖南地区的一支禹氏家族。目前,该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01%,禹姓占比约为 80.00%。
溯源分析
现代湖南禹氏家族后裔的
姓氏占比情况80.00%
禹
20.00%
徐
分布情况
目前,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O-MF849 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01%。
该类型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约占湖南当地男性人口的 0.2%。细化到地级市,该类型在湖南怀化、邵阳、衡阳有较多分布。此外,该类型在江苏扬州也有部分分布。
0.24%
0.24%
0.24%
0.24%
湖南省
0.24%
形成时间
根据推算,O-MF849 类型共祖于大约 1690 年前,即共同祖先大概生活在唐代早期。
查阅史志资料,禹姓人物历史记载较少,见于史料最早者为《金史》列传·卷六十一记载的禹显,雁门(今山西代县)人,贞祐初,隶上党公张开部,以战功任义胜军节度使兼沁州招抚副使。此外,清代有画家禹之鼎,江苏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一作江苏兴化人,有《骑牛南还图》《放鹇图》《王原祁艺菊图》等传世;近代有民主革命家禹之谟,湖南双峰人。
据《邵东团山禹氏族谱》记载,始祖太白公,西晋咸宁间自江西吉州泰和迁湖南邵东罗纹之团山。传至三十五世时衍为沐彪、沐宁、沐阅、沐登、沐周、沐良、沐祀、沐富、沐信等九大房。元至元间沐彪公房下有迁湘乡三十都,沐周公房有迁新宁上一都,沐良公房下有迁太平二都高冲,沐富公一支则迁辰州溆浦县五都东山。
该族谱记载有名人禹之谟,湖南双峰人,谱名志谟,字稽亭,江苏补用知县,曾参入自立军、华兴会、同盟会活动,任湖南商会会董和教育会会长,1906 年被清廷杀害。
现有家谱只能追溯到宋元明清及以后时期,O-MF849 类型对应的禹氏家族的具体来源有待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因检测样本有限,尚需更多用户参与「父系深度检测」,并提供谱系资料,以使该家族的共祖时间和谱系树更精细准确。
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