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2020

寻亲科普 | 我们是怎样判断寻亲线索是否有价值的

在寻亲中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已经非常普及,但现在多数检测只能作为发现疑似对象后的确认手段,无法作为一条有效的寻亲途径。而23魔方采用专门针对中国人定制的生物基因芯片(Gene Chip),能精准的检测出 300 年内存在基因关系的人群,可以帮助那些在寻亲路上毫无头绪的人群。

在23魔方的基因寻亲界面可以看到一个与检测人有基因关系的人物列表。

relatives-question@3x(1).png△ 基因寻亲界面

在列表中,根据基因共祖片段长度(详细介绍参考往期文章《寻亲科普 | 如何利用共祖片段来预测亲缘关系》)区分为五个由近到远的亲缘关系:近亲或直系亲属、近亲、一代表亲、三代及以上表亲、五代及以上表亲。如下图

图片2.png△ 共祖片段长度与相关亲缘关系对应图

再结合下方共祖关系示意图可知,共祖片段长度越长,亲缘关系越近,分家也就越晚。

图片3.png△ 共祖关系示意图

所以,能否找到长共祖片段对每个寻亲者来说至关重要。一般找到一代表亲,即共祖片段长度在 200cM 以上,寻亲者基本可解开身世之谜(除了一些被现实原因阻挡的)。

但是,能直接匹配到一代表亲的寻亲者毕竟是少数幸运儿(14.4% 的概率),大多数寻亲者目前还只匹配到三代及以上表亲、五代及以上表亲。

对于这部分寻亲者,23魔方工作人员通常会经过一系列分析,判断出其中哪些人是可以继续探索的,哪些是无价值信息,从而给出具体建议。

下面就把23魔方工作人员的判断方法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

在往期文章中我们介绍过基因共祖片段会随着子孙后代的不断延续而逐渐缩短,如下图(表中数值为共祖片段长度区间)。

1.png*具有相同基因共祖片段的亲缘关系不仅限于上表。考虑到过于疏远的基因关系往往无法作为有效线索,故此处只列出对寻亲可能有帮助的亲缘关系。 

根据遗传原理,共祖片段长度每往下传一代就会减半。在旁系血缘匹配中,我们与长辈的共祖片段要高于同辈和晚辈。所以,理论上寻亲者只需要邀请与自己有共祖片段人士的长辈来进行基因匹配,就可以一步步靠近最终目标。

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考虑,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在邀请旁系长辈来进行基因匹配后,却出现共祖片段长度未见明显增长的情况,导致寻亲线索中断,无法进一步探寻下去。

举个案例,寻亲者 A 匹配到了共祖片段为 64cM 的 B,又邀请了 B 的父亲 C 和祖父 D来参与匹配,却分别得了 65cM 和 66cM 的匹配结果。

2.png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呢? 

首先,基因遗传过程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之前说的每代减半只是理论值,但是实际上是围绕这个数值波动的。

其次,共祖片段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为很多小段。我们所说的「共祖片段长度」其实是「染色体上多个基因片段的总和长度」。如下图中的两对基因关系中共有两段共祖片段,加起来的总和就是共祖片段长度。

 鍥剧墖7.png

而共祖片段的数量也是影响匹配结果的重要因素,共祖片段数量越多,加测后长度增长的越明显。

我们基于23魔方基因关系库进行了分析,下表是往上检测共祖增加至少1.5倍概率的具体数据:

图片4.png注:行代表共祖片段个数,列代表共祖长度(单位:cM)。行列数值均为「半开闭区间」。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共祖片段越长,同时片段个数越多,增长的概率越大。

所以决定寻亲者与匹配对象的长辈加测后,共祖片段长度是否会增长的因素其实有三个:

1. 与匹配对象的共祖片段长度;

2. 与匹配对象的共祖片段个数;

3. 遗传的随机性。

23魔方工作人员在寻亲者匹配到 100cM 以下对象时,主要就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判断。同时,匹配双方的年龄也是判断是否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