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2021

浅论凤凰县杨姓氏族由来(下)

本文由23魔方祖源用户提供

在雄性是异质型的性决定的生物中,雄性所具有的而雌性所没有的那条性染色体叫 Y 染色体。由于 Y 染色体具有传男不传女的特性,因此在 Y 染色体上留下了基因的族谱。Y-DNA 分析现在已逐渐应用于家族历史的研究、家族世系的遗传与进化和认祖归宗的基因鉴定中。

《谭其骧论近代湖南人之蛮族血统》载:

「杨氏族类至繁,因而其汉化时期,前后颇不一律。有至今仍为峒民,迄未同化者,然亦有在宋世已入登科录者。熙宁中诚州刺史杨光潜既降,乃为其子曰俨请于其侧建学舍求名士教子孙,诏潭州长史朴成为徽、诚等州教授,遂开此邦文教之先河。其孙晟,政和间以岁贡入太学,登会选,曾孙立中,绍兴中继擢甲第。」由此可见,杨氏在宋朝就逐步汉化。

汉文化所代表的华夏文化是强势文化。湖南土著也好,南迁的盘瓠蛮也好,都是弱势族群,他们的文化都是弱势文化。斗争的结果,自然是宋代就已王化了的杨再思氏族同化了不断徙入本地的其他杨姓氏族。

在凤凰县,靖州杨氏是大宗望族,后来徙入的杨姓氏族们为了自身的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便慢慢地在氏族文化上都被靖州杨氏所吸收和融合了。

为此,笔者曾与本地族谱编辑爱好者自发提供 DNA 样品给成都二十三魔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23魔方),给所有参与测试的并在谱牒所载的世系没有问题的凤凰杨氏后裔做了祖源基因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1. 长官司杨氏(含令家杨氏),后裔属于 C-SK1038-MF10335 的父系遗传类型,23魔方标记为西南杨氏家族,并认为 C-MF10335 是一个起源于唐末五代时期(共祖时间 1100 年前),主体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跨民族分布、以杨氏为主体的父系家族。

图片2.png

根据族谱和父系 Y 染色体比较,当属于真实的靖州杨氏家族无疑,即湘黔边世居千年以上的土著世家大族。此支杨氏与舒家塘、瓮来杨氏同宗同祖,此支杨氏在本县主要分布在三里湾、必胜、湾召、中寨、金碧洞、红光、大桥、龙肱、新田等杨氏为主的聚居村寨。

2. 舒家塘杨氏、瓮来杨氏后裔,测试后与长官司杨氏 Y 染色体一致,此支杨氏在本县主要分布在舒家塘、木桶井、化眉、大坪新场、寸金、茨岩、和平、先锋、竹林坪、合水、枫木林、火马、三口等村寨,以及贵州同父系同宗迁到凤凰县的塘坳等村寨。

3. 麻阳高村杨氏,后裔居住于老鸦潭、拉豪、阿拉、古冲、八斗丘、新场、长田、土洞、坨田、铁桥等。Y 染色体类型分别属于 O-M122-P201-MF6401 类型;O-M122-F444-F23272(高通后共祖在 MF22874,下游各分为 MF232104 和MF232126)类型;D-Z41068(及下游 D-MF2279)类型。

Y 染色体遗传的共祖时间来分析,三种类型的共祖时间都在三万年以上。

O-MF6401 类型按其谱牒,上接到杨亨,中间有断代世系,据实地考证,他们这一支杨氏挂靠的嫌疑是很大的,且是主动的挂靠。其后代主要分布在高寨恼(祖居地蓝氏塘高寨恼,总人口不过于三百来人)老官潭、新屋场、拉毫、龙井、八斗丘、瓦场、古冲、阿拉营以及县城。

O-M122-F444-F23272 支当属栗坪杨氏正宗,始祖杨常达,八世祖杨万和配卜氏生三子杨清、杨湖、杨海,九世祖杨海配吴氏生二子杨亚幼、杨亚贤;十世祖杨亚贤生二子杨子富、杨子贵,子孙住麻阳县栗坪寨场、岩坎上、招谕长里、抛冲云盘、锦和镇杨家、凤凰县野禾塘、镇筸城、新场,永顺县、辰溪县新屋塆、慈利县和贵州碧江区杨柳坪、松桃县鸭砂塘、普觉镇、冷水溪镇,三穗县及重庆酉阳麻阳寨、江北,四川岳池县,广西柳州、湖北恩施以及云南等地。

D-Z41068(及下游 D-MF2279)类型主要分布在杨家寨、杨家头、川溪坑、土洞、四方、平高、长田等村杨氏家族,据其家谱所载,其兰司塘始祖名叫杨必贵,极可能是麻阳滕氏家族的第四代滕必贵。从滕必贵起连续数代娶杨姓,其本人殁后埋到高村杨家垅,没有埋葬到杨氏祖莹,滕必贵很可能就是杨姓女婿,后裔遂姓了杨。此支杨氏在凤凰县境人丁当有三千左右,然其在麻阳、芷江都是仅次于靖州杨氏的大族。

4. 大岔杨氏,后裔居住地大岔、大坡、川岩、天星,均属于 O-M122-JST002611-F238-FGC62492 类型。第一例高通类型为 MF136308,待第二例或更多高通数据出来可以大致确定共祖时间。大岔杨氏代代口传皆云始祖由江西丰城而入沅州再迁入凤凰,但是究竟何时融入靖州杨氏从族谱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稽查《沅州卫选簿》所载明末赐总督、一品太子太师、镇筸副将杨正芳家世:「杨信,指挥佥事。内黄查有杨兴,鱼台县人,......杨青生子杨兴,杨兴生子杨瑄,杨瑄生子杨威,杨威生子杨绶,杨绶生子杨表,杨表生子杨信,杨信生子国柱,国柱生子正芳」;「正芳,天启四年六月大囗迁沅州卫指挥佥事一员,年二十岁,系故指挥佥事杨国柱嫡长男, 比中二等。」

又《明史·杨正芳传》载「正芳以镇筸(清康熙四十六年之前凤凰县叫镇筸,之后废土司后改为凤凰厅)兵败贼班鸠滩,复其城……至十月,正芳督筸兵千余援雒南,战败,及部将张上选皆死焉,一军尽殁。赠太子少师、左都督。」

从史料中可以明确,这一支杨氏的祖籍地是在山东省鱼台县,明代初年军户世袭屯驻辰沅之地的,大岔杨氏是否属于此支尚待定(经查芷江诸杨氏谱牒,亦都被吸收融入靖州杨氏谱牒),然大岔杨氏后裔在凤凰县主要分布于四个村以上,总人口 2000 余人,男丁 1000 余人。

图片3.jpg△ 天星塘杨氏聚居自然寨自然风光

5. 都蛮杨氏,居住在泸溪县解放岩及其他散居与凤凰的后裔 Y 染色体类型均属于 O-M95-M111。分子人类遗传学认为此支 Y 染色体类型主要聚居于中南南部、岭南一带,在以下的凤凰县的主体民族苗族中且作表述。此支杨氏主要分布在凤凰县的筸子坪镇、木江坪镇及沱江镇的部分杨氏村寨。

乾隆《凤凰厅志》载:「凤凰厅属,所居苗土各半,历唐、宋、元、明,羁縻弗绝而已。」杨氏族在凤凰县是第三大姓氏。苗族的龙姓(76810 人)、吴姓(64960 人)是凤凰县最大的两个氏族,田氏(34668 人)为第四大姓氏。

根据复旦大学的采样测试结果及23魔方公布的样本结果来看,凤凰县苗族的龙姓父系主体属于 O-M95-M111 类型,吴姓父系主体属于 O-M7-N5 类型。田氏与杨氏族主体一样,属于 C-SK1038 下游的 C-MF3823 类型(23魔方推测为共祖时间 2540 年),C-SK1038 下游多为西南武陵地区土著大姓,如其下游 MF5307 向氏家族(共祖 2170 年)、MF25322 冉氏家族(共祖 1330 年)等等。由此可知,后来的共同认同也是一种联宗的文化现象。

如麻阳高村杨氏通过此次父系 Y 染色体检测,明显看出与靖州杨氏并没有直接的父系传承关系,且此支杨氏从父系传承上来看本来也是三个以上不同的父系。大岔杨氏族谱是先与瓮来杨氏共为一谱,同始祖杨再亨,再与舒家塘杨氏始祖杨再福为亲兄弟,实际上通过父系检测,大岔杨氏与舒家塘杨氏、瓮来杨氏也没有父系传承关系。舒家塘与瓮来杨氏属于一宗;大岔杨氏口传是江西丰城移民自为一宗;都蛮杨氏父系传承自为一宗;长官司杨氏与上五峒的舒家塘杨氏、瓮来杨氏在父系传承上是一致的。

由于靖州之杨在宋代就化为汉民,诗书传家,代表的就是先进的汉文化的传承,且于宋隆兴元年就曾首修氏族谱牒。靖州杨氏分支凤凰县杨氏后裔杨均洪在元英宗至治年间也首修谱牒,为本地名门望族,后来徙入凤凰的诸种杨姓氏族误以为凤凰县杨姓字辈(再正通光昌胜秀)是宋朝皇帝钦封,就全族套用了凤凰县靖州土著杨姓的字辈。

比如白泥塘《杨氏族谱》其本支始祖杨仁山,在家谱中通义字仁山,因贸易江西而居凤凰,然后在江西明代的上点《杨氏族谱》中明确的记载了杨仁山徙居湖广五寨司(即凤凰),此支杨氏当属江西移民进入凤凰后为了傍依势力强大的土著杨氏族,而有意而为之的。

麻阳高村《杨氏族谱》就有数代并没有启用此七个字辈,从其父系血缘始祖杨常达起至第十五代才是再(世)、正(可)、通(承)、光(宏)、昌(必)、胜(春)、秀(能)混用。

进入凤凰的另一支规模庞大的都蛮杨氏也完全用了或加进了七字辈。

大岔杨氏混了文(昌)、兆(胜)、名(秀)、必(再)、发(正)、成(再)。

至今天,凤凰县杨姓只有一种字辈(再正通光昌胜秀),县城共有一个宗祠。

图片4.jpg△ 凤凰县杨氏大宗祠

综上所述,凤凰县杨姓氏族主要的由来是:


1. 主体为靖州杨氏,元初(1292 年)由贵州思州入凤凰的杨胜钟后裔和元末(1361 年)由贵州松桃县平头乡入凤凰的再亨、再福后裔;

2. 元朝时由四川成都赴麻阳为官侨居的杨常达后裔;

3. 由泸溪县都蛮进入凤凰的杨茂八后裔;

4. 融入进四川杨常达谱牒的杨氏后裔;

5. 融入瓮来杨再亨谱牒的江西丰城杨氏;

6. 苗族杨氏和其他近代才徙入凤凰的各种杨氏。

从凤凰县杨氏由来的事实, 可以说明:中华各民族亲如一家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正如谭其骧所述:「使吾人能得母系方面材料而并计之, 则今日湖南全省人口之中,其可确保为纯粹汉族者,恐绝无仅有矣。世有惑于优胜劣败之说,以为蛮族日就于消灭,今日南方人为纯粹汉族者,读此文其可以知其谬乎!且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窃以为蛮族血统活力之加入,实有以致之;然则蛮汉之不同,不过因其开化有先后之别耳,在种族本质上固无优劣之可言也。」

因为时间仓促,草辑成稿,不当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