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姓有哪些基因标记?
Y染色体与姓氏一样,遵循父子相传的规则,因此 Y 染色体单倍群可以作为家族的基因标记。23魔方的骆姓用户,Y染色体单倍群类型分布如下:
O-MF14432
10.8%O-F1803
2.9%O-CTS335
2.9%O-F2137
2.3%O-CTS2154
1.7%O-CTS5492
1.7%O-MF1071
1.7%O-CTS5488
1.7%O-F619
1.7%O-F2524
1.5%O-Y26383
1.5%Y26383属于Y16154下游分支,拥有一位共同的约5300年前男性祖先,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76%,分支众多,属于5000年前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北方及江苏等省较为集中。
O-F1600
1.5%O-F8
1.5%F8属于M117及F5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73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15.6%。属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男性中的超级祖先之一。
N-F1998
1.5%F1998属于CTS2959及M128、CTS1350下游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70%,共同祖先距今约3100年,属于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北方较为集中。
O-MF43724
1.5%N-CTS7324
1.2%O-FGC33994
1.2%O-FGC33994属于PF5390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61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27%。
O-F492
1.2%O-F492属于O-F140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4.73%。该支系拥有一位约290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其下游O-F656分支,在距今2500年左右又进行过一次强烈爆发,目前在中国东南地区较为集中。
O-F1275
1.2%F1275属于O-M7下游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11800年前。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约占1.5%,南方偏多。
O-Y26367
1.2%O-CTS11553
1.2%O-F14338
1.2%F14338属于O-F46及F2887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68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39%。
O-F319
1.2%F319属于F12下游,拥有共同的约3600年前男性祖先,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65%。该支系目前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较为集中。
O-Z44091
1.2%O-MF174565
1.2%O-CTS2107
1.2%O-CTS320
1.2%N-MF176578
1.2%O-F2890
0.9%Q-F1626
0.9%该支系属于Q-M120的下游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2.2%左右,北方较多,山西、内蒙古等地可达5%以上。其共同祖先为大约4600年前一位男性。
O-F2887
0.9%O-MF22241
0.9%MF22241属于O-F46及F2887、F3607下游支系,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29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13%,东部偏多。
O-CTS2452
0.9%O-F167
0.9%O-F273
0.9%O-F273拥有一位共同的约5300-5500年前男性祖先,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2.8%,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爆发较强烈的支系。
O-SK1646
0.9%O-FGC34003
0.9%O-FGC19713
0.9%O-FGC19713共同祖先距今约31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95%,包含豫章熊氏等若干下游家族。
N-CTS962
0.9%N1b1b~-CTS962的共同祖先大约生活在7000-8000年前,在中国男性中占0.5%左右。
O-Y20951
0.9%Y20951属于F110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7000年,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77%。
O-MF1072
0.9%O-CTS7802
0.9%N-MF176577
0.9%O-MF121598
0.9%O-F134
0.6%F134拥有一位共同的约7300年前的男性祖先,属于F238及F271下游分支。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1.8%。
O-MF85326
0.6%O-FGC50590
0.6%N-Y15972
0.6%O-Y20932
0.6%Y20932属于Y20939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3000年,在全国男性中约占0.47%,属于西周时期爆发的支系之一。
O-CTS10738
0.6%C-CTS10923
0.6%C-CTS10923属于C-F845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占比2.12%。该支系拥有一位约6600~7000年前的共同祖先,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以黔鄂川渝云为代表的西南地区以及北方的山西等地较为集中。
O-F856
0.6%O-CTS4266
0.6%O-MF21798
0.6%O-F533
0.6%O-CTS52
0.6%CTS52是CT8423的一个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2%左右,共同祖先距今约6700年。
N-M1819
0.6%N1b2-M1819的共同祖先大约是6600年前的一位男性。在中国男性中占2.4%左右,南北方分布广泛。
O-F2266
0.6%O-FGC66104
0.6%O-MF357
0.6%O-FGC61169
0.6%O-F1448
0.6%D-Z31591
0.6%该支系属于D1a1a1-N1的分支,共同祖先大约是4500年前一位男性,可能与氐羌等民族有关。在汉族中大约占0.2%,主要分布于北方和川渝地区。
O-F1456
0.6%O-F3288
0.6%O-MF1152
0.6%O-F813
0.6%O-K644
0.6%K644属于CTS701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5900年,目前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1%。
O-F789
0.6%O-F1150
0.6%O-F155
0.6%O-F15640
0.6%O-SK1775
0.6%SK1775属于AM01822及A16433下游分支,共同祖先距今约6100年。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28%,在河南、河北等省较为集中,在南方较少。
O-Y138344
0.6%O-CTS1875
0.6%O-M188
0.6%O2a2a-M188在中国男性中占4.5%左右,共同祖先大约生活在20800年前,包括CTS201、M7等支系,CTS201主要包括M159,预计共同祖先在1万年以内;M7集中于苗瑶语系和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O-MF15281
0.6%O-Y137090
0.6%N-L733
0.6%O-M1310
0.6%O-Z26111
0.6%O-Z24050
0.6%O-FGC34020
0.6%O-MF9033
0.6%C-MF1718
0.6%O-M1593
0.6%O-MF1378
0.6%N-MF15765
0.6%N-F1228
0.3%N1a3~-F1228是N1a-F1206的一个分支,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0.6%左右。
O-F656
0.3%O-F656属于O-F492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25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2%,目前在东南地区相对集中。
O-F837
0.3%O-A22477
0.3%C-F3748
0.3%O-MF1510
0.3%O-CTS201
0.3%O2a2a1a1-CTS201在中国男性中所占比例为1.4%左右,绝大多数为M159,南方偏多。
N-F4063
0.3%N1a1a3-F4063的共同祖先大约是7000年前的一位男性,在中国男性中占比1%左右,华东(山东、江苏、浙江)偏多。
O-F714
0.3%F714属于F838及CTS3857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7300年,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85%,在南方尤其江西、湖南、重庆、湖北、广东等省相对集中。
O-F3323
0.3%F3323属于F1759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2%。该支系拥有一位约3800年前共同祖先,属于夏-商时代爆发强烈的支系。目前在北方东部较为集中。
O-MF174561
0.3%C-MF1812
0.3%N-MF48013
0.3%O-MF1074
0.3%O-FGC50661
0.3%O-MF87970
0.3%O-Y29783
0.3%O-MF15799
0.3%O-SK1730
0.3%O-SK1730属于O-CTS4658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1.15%。该支系拥有一位约300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两广及云南等省市较为集中
O-MF6428
0.3%O-F1866
0.3%O-MF31164
0.3%O-MF7477
0.3%C-MF175975
0.3%C-FGC45548
0.3%O-MF109044
0.3%O-F834
0.3%C-Z45207
0.3%Q-Y560
0.3%O-MF57258
0.3%N-CTS3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