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晚上在使用微基因数据的基因助手上看了,O2a2b1a1a6b1-SK1730(Y7080)在53840个男性样本中有395人,占比约0.7336%,而占了当时基因助手上O-CTS4658(CTS1642)总数的约75%,我想咨询23魔方工作人员一些问题以作对比。那就是在23魔方男性用户中,O-CTS4658(CTS1642)的比例是多少?O-SK1730的比例是多少?还有,整个O-CTS4658(CTS1642)在中国的分布数据,以验证本论坛“IPLA.TV”根据基因助手上的姓氏结构猜测的分布。(提供以下地区的即可: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广东、陕西、湖北、重庆、湖南、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别看O-CTS4658全中国的占比很低,但是你们23魔方官方给出的O-M133在你们的男性用户中的比例达到了14.5%,有可观的用户量;O-CTS4658作为整个O-M133支系中尚未弄清楚的一环,对于研究整个O-M133支系的迁徙非常重要,尤其是这支还是链接汉藏的支系,如果这支可以获得分布作为间接证据,那么对于研究整个O-M133支系的迁徙有非常大的意义。正如一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多可以显现出它的有效性一样,你们23魔方放出来的数据被引用也可以起到宣传作用。兰海人类学论坛上有O-M117支系内部各支系的比例,通过你们23魔方和微基因在O-CTS1642(CTS4658)这个支系的数据对比可以显示出你们23魔方数据的有效性来,因为使用微基因数据的基因助手上的数据偏差实在太大。
咨询23魔方工作人员一些问题
29 条评论
热门最新
现在23魔方的父系祖源树形图更新了,也顺带着公布一下O-CTS4658的分布数据吧。O-SK1730在我上面提到的地区的比例都给出了,母支O-CTS4658的的分布也给一下吧。
虽然O-CTS4658是O-M133下游的O-F5970下游的一个占比不高的小支系,然而现在整个O-CTS4658在yfull上共祖年代高达5700年,这还能说对研究整个O-M133支系的迁徙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你是广西黄O1b-M95?有一位广西莫O1b-M95(广东肇庆隆攀)、广东周O1b-F838,几位闽粤O1a网友和四川D网友也跟你同样关注M117在西南及岭南几个支系的发展情况。似乎高度密切关注M117在西南岭南支系的网友,在省籍地理分布和Y染色体类型上(大部...
- [其中Y7080可能是唯一与壮侗有关的支系]另外F14422a下的Z25970(即F14665。注意不能与F438下的Z25907混淆。Z25907与F1754-F2137可能更类似些但也不同),测出的有云南傣族,但也分布于云南的纳西人、河南遂平汉族等群体,考虑到F14422a整体情况,推测该支系不是壮侗为主体的支系。你要注意,藏南印东北以及孟加拉各藏缅的mt库与壮侗语群体的交集非常小。虽然Y库上它们与壮侗共祖于CTS4568,但这从Y库以及李辉的“欧亚遗传地势”文章中的主成分图来看,它们与缅甸以东的CTS4658下的Y7080没有直接衍生关系。
- >>CTS4658是F5970下一个非常小的一个小支系(只是该支系在部分藏缅中生了很多人,也仅此而已),另外CTS5308乃至CTS4658并非对所有藏缅都很重要,例如纳西和彝中虽然可能也有该支,但显然构不成主体,而且纳彝白土家等民族根本就没多少M117,重庆湘西土家的M117比F444还低,CTS5308甚至整个CTS4658都谈不上是什么“藏缅”特征(没有普遍性。虽然兰银官话区的CTS5308很可能与部分羌人有关。而中官秦陇片与汾河片的F14422a-也可能),更别谈什么F5970乃至与F5970混身不搭界的ACTxxx(F5+ F5970-中的主体)了
基因助手才多少人?根本不能代表微基因
- 大部分关注该话题的人,Y染都属于特定类型(我不知道you是不是)。真搞不清中国怎么会有这么多这样心理的人。可以咨询下心理医生。但我并不是对这样的人问的问题本身恼火,而是这些人问问题前根本就不具备基础的分子人类学基础,甚至连Y染浏览器都不会用,是又没基础又爱“研究”和各种“推论”,然后到处传播。只认识个大字母。中国很多这样的人。问的问题很多,兴趣很浓,基础却又很浅,让你没法回答,回答了也听不懂看不懂,看不懂却偏又兴趣浓,这才是让人恼火的原因
补充一下,因为23魔方有公布我提到的那些地区的O-SK1730的比例,所以我只要知道O-CTS4658整体的分布就可以知道O-SK1730以外的O-CTS4658支系在各地区的比例(O-CTS4658在把各地区整体的比例再把当地的O-SK1730的比例扣掉即可...
我也是O-M133,还没做高通,不知道下游支系……到这一层
IPLA.TV
点赞
monster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