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系简表
61叔达→62清德→63楫→64焰→65坤→66钺→67通→68齐→69显→70舜举→71维藩→72昂→73原→74嵩→75光嗣、光晟→76惎、愈、恕→77执淳、执中、执古、执方、执礼→78世光、世幵、世儒、世昌→79景、晏→80公溥、思恭→81龟年→82均、垓……
2.世系行传
六十一世:叔达,字子聪,吴兴长城人,生于太建四年(572),宣帝第十七子,母袁氏。太建十四年立为义阳王。妻王氏,生子六:政德、玄德、贤德、绍德、清德、弼。
按:前四子载入《元和姓纂》,后二子见于墓碑。弼,字裨蕴,其后裔多在江西石城县学上及永丰县明德乡。从现存大多数族谱来看,叔达后裔子孙多数罗列在清德名下,令人困惑。
六十二世:清德(即清),迁居金山,唐绵州魏城县令。生七子:楫、桓、棹、标、桾、思虞、缄。
六十三世:楫,清德之长子,生子一:焰。
六十四世:焰,楫之子,生子二:坤、均。
六十五世:坤,焰之长子,生子三:钺、锐、钰。
六十六世:钺,坤之长子,生子通、达。
六十七世:通,钺之子,生子齐。
六十八世:齐,通之子,居吉州庐陵,生子显、顿。
六十九世:显,齐之长子,生子舜举。
七十世:舜举,显之子。僖宗朝乾符间为避黄巢乱,徙居庐陵黄金乡卢家湾,卒葬新淦上望乡石牛峰。生子二:维藩、维翰。
七十一世:维藩,舜举之长子,官通直散骑常侍、使持节,守福州因家焉。生子昂。
七十二世:昂,维藩之子。昂生子二:陶、原。原,见丰城淘沙乡《玕溪陈氏谱》。陶,晚年筑室洪州西山隐居,以吟咏自资。
七十三世:原,昂之子。唐吏部侍郎,世居闽之三山,按唐朝户帖,殁葬石城县迎恩石,生三子:嵩、禅、胜。参见《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
七十四世:嵩,原长子。以孙贵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卫国公。娶黄氏生二子:光嗣、光晟。参见《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
七十四世:禅,原次子。官吏部尚书迁虔州。生六子:光绸、光熠、光奭、光庆、光响、光熙。参见《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
七十四世:胜,原三子。官工部尚书迁袁州宜春。生二子:光实、光效。参见《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
七十五世:光嗣,嵩长子。以子孙贵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燕国公。娶孙氏生四子:惎、愈、恕、志。参见《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
七十五世:光晟,嵩次子,吏部尚书,自虔州迁居宜春县。生二子:应、勤。参见《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及丰城《玕溪谱》。
七十六世:惎,光嗣长子,大理寺丞,生四子:洌、溥、沅、湜。参见《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
七十六世:愈,光嗣次子,太子中允,生三子:泌、淑、湛。参见《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
七十六世:恕(945—1004),字仲言,光嗣三子,北宋南昌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陈恕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淳化二年(991)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他主管国家财政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卒时,年仅59岁。真宗曾为之废朝举哀,赠吏部尚书。《宋史》赞其“能吏之首”。娶李氏,生二子,执淳、执中。淳化二年续娶江南贵族王克贞之女,生三子,执古、执方、执礼。
七十六世:志,光嗣四子,殿中丞,生一子:执渐。今江西丰城井冈陈氏为其后。参见《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
七十七世:执淳,恕长子。执淳“少不率教,多与非类游处,居常惟习武艺”,陈恕曾经建议“愿黜为外州军校”。真宗曰:“戎校管镇兵,非丞郎家子弟所莅之职也。”以为滁州司马。恕卒,召复旧官,终以贿败。(《宋史》卷二六七《陈恕传》)因执淳自小缺少母爱、母教,由下人服侍,养成娇纵性格,故不成器。生二子:世光、世幵。
七十七世:执中,字昭誉,恕次子。历任尚书员外郎兼御史,知杂三司户部副使,北宋宣和元年戊寅三月任同知枢密院事。二年己卯,任同知枢密院事,同年三月,出知青州。庆历四年九月任参知政事。五年乙酉四月迁平章、昭文馆大学士。六年任同平章事。皇祐五年癸巳行吏部尚书。宋仁宗朝两次拜相,以岐国公致仕。嘉祐四年四月十八日薨,享年七十。赠太师兼侍中。娶谢泌之女,妾张氏,张氏为名相吕夷简曾外孙女(李氏生母吕氏为吕夷简孙女)。执中卒时,其子世儒方八岁;女六人,皆封郡县君。长女适屯田郎中李章,次女适大理评事宋均国,次女适光禄寺丛王果,其余尚幼,后嫁何人不可考。详见《宋史》卷二八五《陈执中传》及《乐全集》卷三十七《颍川陈公神道碑铭》。
七十七世:执古,恕三子。推其生应该于公元992~993年间,卒年不可考,官至虞部员外郎。子世昌、世长,女二人。
七十七世:执方,恕四子。官至太子中舍。推其当生于公元993~995年之间,卒年及仕宦等不可考。生四子:世南、世则、世选、世功。四子参见丰城《玕溪谱》。
七十七世:执礼,字良器,恕五子。“仕宦四十三年”,官至太子中舍,享年六十八。夫人冯氏,南唐宰相冯延己之孙女。生五子:世范、世安、世修、世永、世弈;女四人,长适大理评事柳安期,次适右班殿直王允懿,余不详。见《宋史》卷二六七《陈恕传》和《王文公文集》卷八十四。
七十八世:世光,执淳长子,侍郎,余不详。参见丰城《玕溪谱》。
七十八世:世幵,执淳次子,族谱误为世丕,虞部员外郎,由于想霸占从弟世儒家产被逐官。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三。
七十八世:世儒,执中之子,官舒州太湖知县、国子博士。生五子:景、旻、晃、旵、天瑞。(前四子参见《浙江富春陈氏宗谱》,后一子参见《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
七十八世:世昌,执古长子,进士,官晋江县簿,终殿中丞。生二子:昙、晏。
七十八世:世长,执古次子,谱误为世卿。生五子:德祥、德宣、德明、德广、德华。参见丰城《玕溪谱》。
七十八世:世南,执方长子,官山东平原县,余不详。
七十八世:世则,执方次子,南京大理寺丞,余不详。
七十八世:世选,执方三子,太长寺卿,余不详。
七十八世:世功,执方四子,国子博士,余不详。
七十八世:世范,执礼长子,商州洛南县尉。
七十八世:世安,执礼次子,广州新会县令。生四子:德成、德邻、德荣、德文。四子参见丰城《玕溪谱》。
七十八世:世修,执礼三子,大理寺丞。生二子:德常、德兴。二子参见丰城《玕溪谱》。
七十八世:世永,执礼四子,将作监主簿。生二子:德宾、德客。德客生自旼,自旼生庆,庆仕富州判,为丰城干陂玕溪始祖,生子富。二子及德客后续世系参见丰城《玕溪谱》。
七十八世:世弈,执礼五子,太常寺太祝。生一子:德远。德远生自诚,自诚生祥,祥仕崇邑,子贵,亦传三世,有人权人愿而止,其后失考。德远后续世系参见丰城《玕溪谱》。
七十九世:景,世儒长子,字汝大,任河南府推官。生一子:公溥。
七十九世:旻,世儒次子,其后不详。
七十九世:晃,世儒三子,字汝辉,朝善大夫,居信州弋阳之邑,今名荣锦坊。生二子:公渐、公济。
七十九世:旵,世儒四子,迁绍兴,生一子佺,佺子继恩。参见《浙江绍兴重修会稽樊川陈氏宗谱》。
七十九世:天瑞,世儒五子,字景祥,江西武宁县下南乡人,大观进士,官九江太守,清操惠政,治行第一。绍兴间闻秦桧还越州,大将军曲端见杀,天瑞曰:‘时事不可为矣!’遂乞休归。天瑞为江西武宁上溪始祖。参见《江西通志》卷四十九。
七十九世:昙,世昌长子,官承奉郎。生三子:思明、思聪、思温。
七十九世:晏,世昌次子,赠武翼郎。生二子:思恭、思敬。
八十世:公溥,景之子,绍兴由进士知黄岩县,终于官,因家焉。
八十世:公渐,晃长子,其后不详。
八十世:公济,晃次子,其后不详。
八十世:思明,昙长子。生三子:松年、柏年、椿年。
八十世:思聪,昙次子。其后不详。
八十世:思温,昙三子。生一子:樗年。
八十世:思恭,晏长子。建炎中值金人之乱护高宗转战至杭,遂留家焉,以功累官至少师。娶柴氏封崇国夫人。生一子:龟年。
八十世:思敬,晏次子。其后不详。
八十一世:龟年,字寿卿,思恭之子。以父恩授保义郎为閤门宣赞舍人、仕致和州防御使。卒于淳熙十五年(1188),享年五十九。娶赵氏,赠太师赵密之女。生二子:均、垓;生女八人。(执古至龟年子辈世系参见陈亮《龙川集》卷二十八《陈春坊墓碑铭》。)
八十二世:均,龟年长子,官承节郎,生一子:小顽。
八十二世:垓,龟年次子,以致仕恩上,余不详。
按 语
陈恕家族后人众多,世系仅录其中之一,主要参阅史志及丰城淘沙乡《玕溪陈氏谱》、江西武宁《上溪陈氏宗谱》、浙江富春《陈氏宗谱》辑考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