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雍家族为闽之望族,一门多豪杰,持续旺盛十几代不衰,堪称奇迹。这个家族发展到陈世卿、陈瓘更为显赫。陈世卿,生于后周太祖广顺三年癸丑(953),登宋太宗梁颢榜进士,官至知广州。世卿文武双全,勤政务实,屡建政绩。大宗祥符九年(1016)卒,累赠吏部尚书,门第始显。
陈瓘,字莹中,号了斋,是中丞陈雍的第十一代孙,北宋徽宗年间著名言官。其父陈偁,于仁宗明道元年(1032),蒙恩补太庙斋郎,官知泉州。到了陈瓘这一代,出了数名进士。伯兄琼,治平二年(1065)特奏名进士;仲兄珏,熙宁六年(1073)进士;弟珹,元符三年(1100)进士,历知建、吉二州。而陈瓘自己则登宋元丰二年(1079)时彦榜进士,甲科第三名,谏议大夫,为徽宗朝著名言官。当时执政的新党大臣如章惇、蔡京、蔡卞、曾布,无不遭其弹劾,结果以言入党籍被除名,编隶台州(今浙江临海),在台五年,稍闲自便。政和元年(1111)又贬居江州,并被严命“不许辄出城”,旋令居南康(今江西庐山市)。不久,移至楚州(今江苏淮安)。宣和六年(1124),陈瓘病逝于楚州,终年66岁。
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即位后,蔡京一党受到了清算,蔡京也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同年,朝廷追封陈瓘为谏议大夫,并在县学中建斋祠奉祭。绍兴二十六年(1156),宋高宗对辅臣说,陈瓘当初为谏官,正直的议论,对国家大事多次陈言,现在看来都是对的。因此,特谥陈瓘为“忠肃”,赐葬扬州禅智寺。见《宋史·陈瓘》。
1.世系简表
1雍→2野→3通→4晏→5遂→6昶→7昂→8文馀→9世卿→10偁→11琼、瓘→12正彚→13大方→14陈棠→……
2.世系行传
第一代:陈雍,字月铭,汝南令摄公之子,唐中丞。开元二十九年辛巳(741),同次子野公从吴兴迁剑州之沙阳固发冲(今永安贡川)。生三子,长苏,迁宁化石壁;次野,居贡川;三运,后裔迁闽侯。
按:
本节世系来自于明清族谱,漏记了代数。据《元丰类稿》卷四十七《秘书少监赠吏部尚书陈公(世卿)神道碑铭》所载,陈雍第九代孙陈世卿生于953年,以30年为一代逆推陈雍生于713年,开元二十九年迁居贡川,时年29岁。然而谱云陈雍是龙朔二年(662)生,世居吴兴,官唐中丞,恐误。查福建等地陈氏族谱均载陈雍是永嘉之乱入闽始祖陈润之后裔。综其世系,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贡川旧谱所载世系:润→豹(吴兴迁长乐西湖)→弼→谭→摄→雍(迁延平)。二是大田京山、莆田玉湖、尤溪厚禄坪等地谱所载世系:润→谭→雍(居剑州后改延平)。则无论是哪种说法,从西晋陈润至唐陈雍,其世系都要漏缺十余代。
第二代:陈野,雍公次子,官唐朴射兼尚书省,生一子:通。
第三代:陈通,野之子,中奉大夫,生三子:长晏、次晁、三是。
第四代:陈晏,通长子,奉政大夫,生四子:遂、孺、逊、遇。
第五代:陈遂,晏长子,光禄大夫,生三子:昶、享、昉。
第六代:陈昶,遂长子,江南通判转左寺政,生三子:昂、枢、佥。
第七代:陈昂,昶长子,汀州文学,生五子:文逊、文靖、文豫、文殷、文余。
第八代:陈文余,字宗周,昂之五子,朱梁贞明三年丁丑(917)生,以子贵赠尚书。生九子:守文、慎思、世则、可法、弩郎、克谐、世卿、世昆、世隆。九子一婿皆登仕籍,朱熹赞曰“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科名”。
第九代:陈世卿,字光远,号,文余第七子,同兄世则登宋太宗雍熙二年乙酉(985)梁灏榜进士二甲第十九名进士,累官吏部尚书。生五子:俨、侃、佩、伟、偁。
第十代:陈偁,字君举,世卿五子,天圣八年庚午(1030)进士,官泉州转运使,改朝议大夫,称循吏。生四子:琼、珏、瓘、珹。
第十一代:陈琼,偁长子,特奏进士。生五子:仝、正敏、正裕、正伦、正亮。
第十一代:陈珏,偁次子,熙宁六年癸丑(1073)进士,校书郎。生三子:正寻、正愿、正揆。
第十一代:陈瓘,字莹中,号了斋,偁之三子,登宋元丰二年己未(1079)时彦榜进士,甲科第三名,谏议大夫。生五子,正彚、正同、正由、正求、正刚。
第十二代:正彚,生子大方。
第十三代:大方。
第十四代:陈棠。
按 语
以上见张其凡、金强《陈瓘
与〈四明尊尧集〉——北京哲徽之陈竞争的一个侧面考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其后,见福建贡川派陈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