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南屏王氏来源之迷
按2003年续修的《南屏王氏宗谱》,南山王氏始迁祖王绅由青州东昌徙新昌前梁(今嵊州前良),其曾孙王之纯(1145-1231),行传曰:“权公子,之纯,字卿,行火一。由漕贡进士任台州司理参军,历潭州推官,佥判黄州军事转奉议郎,赐绯银鱼袋。娶过氏,封孺人,子四,正学、述学、强学、敏学。”而王之纯之孙德明“生子椿年,早世,继甥杨瀛老为嗣。”后来杨瀛老之子王胜宝入赘南山,是为南屏王氏之祖。
而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长潭王氏天姥派裔孙王立志编修的《图山天姥王氏合纂谱纲》,长潭王氏天姥派始祖王逵亦有一孙名王之纯,其行传曰:“庚辰公幼子,讳梦纯,字居里,又名之纯,登进士第,任潭州推官,后授杭州佥判官,赐绯鱼袋,为左纡派祖。生二子,迁三二、迁三三。公后传至孙德明公无嗣,以杨轟之孙瀛老入继,生子胜宝,分居南山。南山之祖是公之裔也。”
由行传可知,两个不同派系的宗谱所描述的是同一个王之纯,然则内容各异,除了官职相差无几,后裔继杨姓而开南屏王氏之描述一致,而上下两代的描述则完全不同。而按《晦庵集》,朱熹在奏折中也曾提到台州司理王之纯,可证宋代新昌王之纯确有其人,并且与朱熹曾在台州共事过。
到底孰是孰非?若按《南屏王氏宗谱》,则其先祖王绅出自三槐王氏,为王祐之后,若按《图山天姥王氏合纂谱纲》,则王之纯出自长潭王氏,与丞相王爚同宗,为琅琊王氏之后。如若《南屏王氏宗谱》为是,则王之纯又为何会窜入至长潭王氏的谱系之中呢?可见南屏王氏至少在历史上曾与天姥王氏联合修过谱。(按长潭王氏支派天姥派与南屏王氏都地处今儒岙镇天姥山四周)。若《图山天姥王氏合纂谱纲》为是,则南屏王氏早期世系必有误。纵览《南屏王氏宗谱》,行传内容父子传承对不上的例子屡见不鲜,如我表弟家及表弟的表弟家在《南屏王氏宗谱》中皆记载有误。实际上或许正是由南屏王氏与天姥王氏早期混修家谱所致。
无论南屏王氏出自哪一派,但传至王德明而无嗣,由杨姓入继,此点乃是一致的,而在《彩烟杨氏宗谱》中也有同样的记载。照这一说法,则南屏王氏在血统上从元末明初起就已经全部出自杨姓。
23魔方基因检测机构两年前根据全国王姓样本构建了一支远迈汉唐、地跨冀鲁浙粤的“鲁浙王氏家族”基因谱系。而祖上传说出自南屏王氏的我,根据基因检测正属这一鲁浙王氏家族。根据共祖年代与南迁轨迹,魔方推测鲁浙王氏家族有可能是魏晋时期的琅琊王氏。两例新昌王氏样本与我共祖于1220年前(其身上携带的上游基因为1550年前),据此推测新昌王氏可能就是源于长潭王氏。而目前检测到四例新昌杨姓,全为O-MF91,处于鲁浙王氏上游之上游(按新昌杨尚未深度检测,还不能判定其与鲁浙王氏有着怎样的关系)。
不过根据现有的族谱与基因信息,可以推测出几种可能的情况:①史上南屏王氏与天姥王氏联合修谱,南屏王氏有一部分是长潭王氏窜入。②南屏王氏出自长潭王氏天姥派,写入家谱中的杨姓入继可能并非事实。③杨姓入继为事实,而南屏王氏与杨姓先祖都出自长潭王氏,杨姓实则出自王姓。④早期王杨一家,鲁浙王氏并非历史上的琅琊王氏,样本中的新昌王也并非长潭王。
又按,新昌彩烟杨氏称先祖杨白为隋炀帝杨广曾孙,因隋亡逃难至新昌,这本来就与史实不合,而据基因观之,彩烟杨氏为隋炀帝之后的传说完全不攻自破。真相如何,则有待更多基因样本来验证。
2021年3月7日,剡东朱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