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熙早年最爱原配,最爱嫡长子二阿哥。年幼就破例立为太子,但他没预见此人成年后品质不好,晚年后悔宠坏太子。
2、康熙早年对能够生育一群儿子并无预见。四阿哥非嫡出还寄养给皇后,说明儿时颇为得宠。后面孩子太多就没有明显宠爱疏远之别了。
3、作为皇帝,康熙生不过汉代中山靖王和长沙定王也是情理之中。男性生育能力最旺盛年龄就是二三十岁。这时期康熙偏爱皇后,政务繁忙,比起那些闲王造人效率差远了。
4、康熙晚年功成名就后依然兴趣盎然,但生育能力已经明显不足。主要靠喝鹿血酒死撑翻牌子。在当时不了解女性生理细节的年代,没造出太多小儿子。
5、以康熙的繁衍史为例,可以推测历史上某个簇状爆发的一些个体特征。簇状节点当然是个富有资源的生育大系,但不一定是地区最高统治者。簇状节点不一定是连续爆发,但其误差范围也可能是几代人。男性兴趣和生育能力个体差异很大,不是至尊帝王都爱造人。极端例子很多,比如明武宗年轻嚣张到处巡视征伐,最后英年早逝一个后代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