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尹氏家谱记载,唐太宗诏取天下巨族,作《氏族志》。尹建杨,字悠石,(擢进士,为鲁郡太守,累迁尚书令)受诏篡修于史馆,得史馆所藏《姓苑》,《百官谱》,《万姓家谱》,因篡修《尹氏谱》,上自少昊至唐,凡九十世,尹氏有谱自建杨公始。
文献昭月,世次连贯,俾永世足赖。中华金水堂尹氏族谱至今绵延不绝。
家族一代一代血肉相连,五六代人以内,家族谱系口耳相传,五六代以上家谱记载延续,家谱是信史中的信史。
金水堂尹氏始祖太昊之子般封尹城,尹氏受姓自此。至周,尹吉甫佐周宣王中兴,有文字信史。至东汉,迁秦州天水。
唐初尚书尹思贞(中华金水堂尹氏一零一世)封天水郡公,居长安。(《宋宁宗皇帝敕赐尹氏族谱序》载)
五代初,尹思贞传五世,一支后世族人迁太原,再徙洛阳,为北派。另一支族人迁居江西永新,称南派;北派又传三世,一支迁山西洪洞县苏堡、尹壁村等地。
洪武年,洪洞县尹氏传十二世至尹纲,尹纲和他的几个侄子从洪洞迁居山东,(鲁西尹氏始祖纲 一世,中华金水堂尹氏世系一二二世)落脚点在在蔡村旁,纲公建尹家海子村(今东阿县牛角店镇)。后世开花散叶,我的先人昌弟(鲁西尹氏世系九世,中华尹氏世系一三零世)迁来肥城尹屯。(李屯尹屯合并,现在称李屯)。看过鲁西尹氏家谱,摘录整理出尹屯尹氏上追至始祖少昊之子 般(pan),下至现在,全谱系。
得闲,上网搜索尹姓资料。全国尹姓约220万人口,分为24支。各个分支大多上追到少昊之子般(pan),周朝尹吉甫。[呲牙]
鲁西家谱载入尹氏族人约5万人。
鲁西尹氏族谱记载:鲁西尹氏联世族系,自唐太宗朝,建杨公始有谱(636年),其后唐会昌六年续谱(846年),宋庆元二年(1196年)续谱,再后清嘉庆(1817年)续谱、宣统(1909年)续谱,至现今续……
五六代人以内,家族一代一代血肉相连,家族谱系可赖篤实强记之族人,口耳相传,谱系不会出错。五六代以上,则依靠家谱记载延续,需对存世资料考据,推理,确认其准确性。
唐与宋间隔350年,宋与明洪武(1369)间隔173年,明洪武与清嘉庆间隔448年。
唐与宋,明与清,中间经战乱,迁徙,时间跨度超过十几世,空间跨度上几千里,谱牒可能会有有轶失,再续前谱,无实据可考,则会有牵强附会出错的嫌异。[坏笑]
清嘉庆后,可以口耳相传,可信度高。
综上资料推论,鲁西尹氏族谱接续到山西洪洞一地点,不会出错。
但是明洪武年,多次大移民,持续几十年,洪洞县是集合点,中转站。
鲁西尹氏:1,是否出自洪洞的洪堡,尹壁村,则存疑。(有可能是到洪洞大槐树中转的其他地方尹氏。)
2,能否接续到北宋朝尹源 字子渐,存疑。
3,北宋朝尹源能否接续到唐末尹思贞,也存疑。
4,唐太宗朝建杨公始建谱,自唐,上追至少昊,则更存疑,且不可考据。
以上四处衔接点,皆存疑。鲁西尹氏追续到尹氏有谱的唐太宗朝,更上追至少昊,则不是那么可靠了。[坏笑]
此怀疑,待我继续考据。
唉,看这些存异点,其间有些资料已经散失,不能考据了。即使唐、宋年间有谱记载的,也有附会出错的可能。
另:
唐尹思贞(640-716年)世系修谱:1,北宋宣和,1119年;
2,南宋嘉定1210年;
3,元延佑1318年;
4,明成化1468年;
5,明嘉靖1525年;
6,明嘉靖1564年南北通谱;
7,明万历1600年;
8,清乾隆1749年;
9,清咸丰1851年;
尹思贞世系是尹氏最丰富可信的族史资料。
尹思贞世系与金水堂尹氏世系,关键的衔接点在宋朝三次续谱和清朝四次续谱。找出相关资料,大概率可以考证鲁西尹氏与尹思贞世系的有无关联。
八角丁
2022-03-11hi 你是我们人
添加评论
点赞
Binson
2022-02-20你是刘邦后裔
添加评论
点赞
瑞士山
2022-01-25添加评论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