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祖源」App,随时随地查找家族资料

扫码打开「魔方祖源」App

1958年佤族仍用人头祭祀

因为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发展非常不平衡,所以在1949年10月1日后,仍有不少少数民族处在原始社会,最为典型的就是彝族、佤族。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才会在建国后依旧保留一些非常落后且血腥的习俗,比如彝族将人抓来做自己的奴隶,又比如佤族会把活人的头砍下来作为祭品祭祀鬼神。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佤族人头祭祀的废除经过。
佤族人每逢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灾害,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目的是祈求鬼神保佑自己、亲人、族人幸福安康、五谷丰收、人蓄兴旺。而关于人头祭祀的由来,不同地方的佤族则有不同的传说:1,马散佤族人讲:很久以前,克立托买了一个奴隶(也叫穷),奴隶却趁克立托不在家,与他的妻子通奸。此后,克立托的妻子便卧床不起。

为了治好妻子的病,克立托用石头凿了一架石鼓,却怎么都敲不响,便卜卦问天。老天暗示:必须用奴隶的头祭祀,石鼓才能敲响。克立托照做,砍下奴隶的头祭祀,再敲石鼓果然发出洪亮的声音;2,岳宋佤族人讲:很久以前,寨里谷子长不好,人死得多,牲畜也死,用狗头、猴子头祭祀,都没效果。最后用人头祭祀,效果杠杠的。
3,永广佤族人讲:以前是用猫头鹰的头和蛇头来祭祀的,后来永广人的祖先在大邦浪时,有鲁姓人克朗亚斯和克朗温兄弟二人去勐梭做生意,被傣族杀害,于是,鲁姓人便集合去勐梭砍了傣族一个人头,祭祀木鼓房,此后便用人头祭祀;4,沧源县佤族人讲:相传佤族的祖先以前不会种庄稼,靠采集野生瓜果和打猎为生,后来有个老妈妈教会佤族种庄稼。
岂料这个老妈妈被人杀了,于是谷子便年年歉收。后来鬼神告诉佤族:必须用凶手的头祭谷,谷子才能长好。佤族照做后,谷子果然长得很好了。此后,他们就有了用人头祭祀的习俗。从上面的传说我们可知,佤族人头祭祀的原因主要有2点:1,基于原始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而产生的,认为只有用人头来祭祀鬼神,谷子才能长得好,村寨才能安全。

2,与血亲复仇有关,因为在原始社会,血缘关系是人们的联系纽带。如果与人结了仇,成了仇人,必须砍下他的头祭祀。如果你不砍仇人的头,那仇人就会砍你、你家人,甚至是你族人的头。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还是佤族处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不高,导致思想极其迷信落后,信奉鬼神一说。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建国后,佤族依旧有人头祭祀的习俗。
例如有些村寨虽然已经很久没有砍人头祭祀了,但一碰到天旱谷子长不好时,还是会砍人头来祭祀。当时远在北京的毛主席也在时刻关注这种现象,并有了废除人头祭祀的想法。1950年9月30日,云南西盟县中课乡邦箐大寨佤族头人拉勐,应邀来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庆盛典。到达北京当天,他参加了周总理主持的国宴,并于10月1日参观国庆大典。
10月3日,全国43个民族的代表齐聚怀仁堂,毛主席当时问拉勐:“听说你们有砍头祭祀的习俗,能不能改一改呢?”拉勐:“不能改不能改,主席,这个不能改,如果改了谷子就不好了。”毛主席:“可不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比如猴头,猴子很像人嘛。”拉勐:“主席,不行哩,猴子的魂会吃我们的谷子,只有老虎才行,可老虎不好捉。”

毛主席说:“这事由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但人头就不要用了,换其他东西代替嘛!”拉勐表示,回去后和大家商量着改。毛主席笑着回答:“好,这个习俗得改,人头砍了就长不出来了。如果真因为怕谷子长不好,政府会买来谷子送到你们家门口,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的。”拉勐回到西盟后,积极宣传毛主席废除人头祭祀的指示,效果非常明显。
在政策的宣传与物质的补贴下,佤族逐渐废弃用人头祭祀的习俗,改用牛头祭祀。不过直到1958年,才彻底废除人头祭祀。期间,又有不少人被砍头祭祀。1953年,西盟地区发生严重的虫灾,粮食大面积减产,砍人头祭祀悲剧严重蔓延,一直持续到1954年夏天,村与村之间相互猎杀,造成非常严重的流血冲突事件。直到政府运来粮食,才逐渐平息。

1956年西盟虫害再次暴发,早稻严重歉收。1957年开春,干旱接踵而来,到四月末滴雨未见,人头祭祀阴云再起。1956年的澜沧县,这一年就有270人被砍头祭祀。同年,岳宋佤族头人岩三准备把蓄养的家奴岩特卖给外寨用于砍头祭祀。政府耐心做岩三工作,后经反复协商,最终用银元和盐巴把岩特赎买下来,将其安排到了县农场工作。
此后,岩特成了西盟第一代民族工人的一员,并特意改姓“毛”,以世代铭记毛主席、GC党的救命之恩。1957年,国家地质勘探队有13个搞地质勘探的科技人员,来澜沧探矿,结果13人全被砍了头,拿去祭祀了。不过在政府的倡导下,西盟1957年被砍头祭祀的人数由1956年的270个减到190个,到1958年又减到了90个。1958年,上面对废除人头祭祀做出了最后的期限。

佤族内部也开始进行最后商讨。当时某些头人“、砍头“英雄”说:“砍头祭祀是阿公阿祖传下来的礼,废不得。不砍人头祭谷,谷子长不好,谁来赔?”不过佤族群众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他们说:“要砍头也该砍头人“、砍头“英雄”的头,因为你们的头比我们的头更适合祭祀,也更懂规矩,看守谷子不就守得更好了吗?”头人、砍头“英雄”一听这话慌了,只好赞成不砍人头。
佤族随后约定:谁要违反了这条规矩,交给“公家”处理,送去政府监狱判刑。同年,佤族发生了一件惨案,促使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人头祭祀。当时有个佤族人,不遵法律,也不听族人的警告,跑去把住在山上的一家人(有老婆、孩子、老人一共7个人)都砍了头祭祀。公安局将其逮捕后,在大会上将其枪毙,以儆效尤。此后,佤族用人头祭祀的习俗被彻底废除。毛主席听到这消息后,连说了3个“好”字。
9 条评论
热门最新

[已注销]

落后的族群太多了比如至今吃生肉,做人头碗之类的爱斯基摩人,恩加纳桑人,涅涅茨人「图片」「图片」...

1 评论

5

  • 6600年N-CTS4714待细化

    2022-01-29
    爱斯基摩人主要是你这个类型

    2

[已注销]

佤族的父系「图片」...

2 评论

3

  • 千里行

    2022-01-29
    魔方的N1b2里面一个佤族都没有

    3

  • 魏N

    魏N-M1819

    2022-01-31
    这个图截取了60-75,前60个应该是O,D,C,佤族的特征是C占比高

    2

[已注销]

老话题了「图片」「图片」...

添加评论

1

[已注销]

「图片」「图片」...

1 评论

1

  • 6600年N-CTS4714待细化

    2022-01-29
    这就是为多个信息项目充实的,小白才在乎这些

    1

6600年N-CTS4714待细化

佤族被史书记载为“望人”、“望蛮”、“望苴子”等名称。唐代称澜沧江以西为“望蛮”。南诏征之为兵,勇捷善战,称为“望苴子”。南诏白蛮语曰:“苴,古代洱海方言:俊杰之意,苴子即精兵”。《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择乡兵为四军罗苴子,戴朱鞮鍪,负犀革铜盾而跣,走...

添加评论

1

授权认证信息校验失败!
授权认证信息校验失败!
授权认证信息校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