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少师比干公之后
关联 1 个家族
夏商北方大族(1)
40 条评论
热门最新
林姓是东晋时期大将军王敦招安的福建的一个土酋的后代,至于商纣王的王叔比干,是土酋后代唐朝时伪造的族谱。
关键林氏在0-3323中是小家族,完全对不上
从基因树形来看,你所在的F3323还真是殷商王族。很多纷繁复杂的事物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解决:天子与诸侯的最大区别,就是天下除了帝王还有很多同姓诸侯国构成。F3323的基因树,由多个大型枝干组成,主干也明显,典型的天子气象。同期的其它候选基因标记均只有特别突出的...
你要是不信,翻翻史书,西晋和之前找不到一个姓林的人物。
假设诸侯国应该至少有10个分支,统计到2300年之前:M1528共产生95个分支,在3600年出现一次12分叉,在3510年前出现一次33分叉,并无旁国枝出现(最多的M1608有9分支);F10036共产生100个分支,在3750年前出现一次7分叉,在3430...
比干不一定还有后裔
北宋百家姓这本书,吐槽一下,前100名的汉族姓氏,按照祖源分析,没有一个姓氏的起源描写是正确的,基本就是反向指标。说一个姓氏来源于子姓,它就来源姬姓。说一个姓氏来源于赢姓,它就来源于芈姓,绝对是相反的来源。首先第一姓赵氏,说赵匡胤源自赵国公族,就是大错,现在知...
欢迎加入“全球C友同宗”群 197376083
我们不追求人数多,严格把关,禁止冒牌入群。那些近千人数的,里面很多no系混入,是假c群。
这支和商没关系,是独立的方国
先测古样本。
- 柳泊舟: 商朝王室古DNA测出来了?在济南刘家庄遗址!山东济南刘家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古城区西北约 3 公里处,是一处包含商周和唐至明清时期文化遗存的重要遗址,其发现与发掘为研究区域历史发展提供了关键实物资料。该遗址最早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实施防空干道工程时,便出土过 23 件商代青铜器。2008 年,刘家庄片区被纳入棚户改造区域,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持续关注。2010 年 7 月 - 2011 年 2 月,经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灰坑、墓葬等遗迹,逐步揭开遗址的面貌。刘家庄遗址出土青铜器种类丰富,涵盖鼎、戈、刀等类别。鼎有圆鼎、方鼎、扁足鼎;戈包括直内戈、曲内戈、銎内戈;刀则有卷首刀、大刀、小刀等。纹饰以饕餮纹、夔纹、云雷纹、斜方格云雷乳钉纹为主,另有龙纹、象纹、蝉纹、鸟纹等动物形纹饰。在鼎、爵、觚、觯盖等器物上发现 6 组铭文和族徽,如铜觚上 “子工父己” 铭文,与商都殷墟常见铭文相似,为研究刘家庄遗址与商都殷墟王室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线索。刘家庄遗址发掘出土一批带有铭文族徽的商代青铜器,其形制多与殷墟同类器物极为相似,表明晚商时期刘家庄地区居住着一支与商都殷墟有密切关系的氏族。9例古DNA中,父系O-F3314是O-F3323上游,O-F3323是商王朝王室候选支之一,这次在刘家庄遗址被检测出,可以证明与商王朝的联系进一步加强。O-F3323在山东东部分布较为集中,从O-F3323高频姓氏排序来看,众多姓氏与殷商有着紧密联系。例如,牟姓占比 22.22%,华姓占比 14.58%(源自宋国宋戴公孙华父督封于华邑),沙姓占比 13.33%(微子启后裔封地或宋国领地沙随演变而来) ,卞姓占比 12.5% 等。像于姓,源于武丁移封儿子建立子姓邘国;郝姓是商王康丁之子子期封于郝乡;施姓属于殷民七族。众多姓氏的高频出现,显示出F3323 与殷商的高度关联性,使其成为殷商最大候选父系,甚至有观点认为其可能是殷商先王王亥。
林佳欣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