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的一名后妃的姐妹,非汉族,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故李世民母亲一方血统无任何疑义。而李世民父亲一方的血统,历史上有以下几种说法:赐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后代等。
考古学家根据《步辇图》留下来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推测,一代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是鲜卑人的后裔。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考证李唐皇室很可能是赵郡李氏徙居柏仁(今河北隆尧西南尧山镇)的"破落户"之后裔。
《唐会要》记载:献祖宣皇帝讳熙葬建初陵(在赵州昭庆县界),仪凤二年五月一日追封为建昌陵,开元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诏改为建初陵。懿祖光皇帝讳天赐(宣皇帝长子)庙号懿祖,葬启运陵(在赵州昭庆县界);《唐光业寺碑》载:“维王桑梓,本际城池”;《魏书•陆上地形志》记载了南赵郡广阿县有李氏父子葬地,也就是尧台,这也是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被封为赵郡王的原因;《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赵郡李氏李吉甫,更是详细地记载了李世民宗族旧宅茔冢,同时记载赵郡李氏的旧宅是后魏以来山东的旧族,亦称“三巷李家”。
二、对李唐家族的几次屠杀
(一)武则天屠杀
史书上记载的有这样一些:垂拱四年,杀越王李贞和儿子李冲,九月,处死韩王李元嘉、黄国公李诜、东莞郡公李融和常乐公主。杀死霍王李元轨和李绪父子。永昌元年四月,处死汝南郡王李玮、鄱阳郡公李諲、广汉郡公李谧、汶山郡公李蓁、零陵郡王李俊、广都郡公李等人。九月,杀死恒山郡王李承乾之子李厥。十月,杀死嗣郑王李璥。天授元年五月,杀梁郡公李孝逸。七月,杀死豫章郡王李亶,杀死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李上金的七个儿子全部被流放到显州,很快死在那里。八月,杀死李素节的儿子李璟,杀死南安郡王李颖、鄅国公李昭以及皇室宗亲李直、李敞、李然、李勋、李策、李越、李黯、李玄、李英、李志业、李知言、李玄贞。十月,李素节的儿子李瑛、李琬、李玑等九人也被处死,另外几个年纪小的儿子李琳、李瓘、李璆、李钦古被流放到雷州,侥幸活了下来。
(二)安禄山屠杀
安史之乱爆发,为报复玄宗的杀子之仇,安史叛军大杀李唐皇室子孙,安史之乱的主战场在北方,而北方正是皇室子孙的主要封地和居住地,李唐皇室损失极为惨重。
(三)黄巢的屠杀
如果说安史之乱仅限于北方的话,那么黄巢造反则是席卷南北,李唐皇室成为黄巢最主要的清洗对象。
(四)朱温的屠杀
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与此同时,李克用等地方政权组成联盟,以兴复唐王室的名义讨伐朱温。朱温只得迎战,但是又担心唐昭宗还有什么别的心思,便索性将唐昭宗以及他的多位嫔妃全部杀死。然后将唐昭宗的嫡次子李柷立为新帝,唐昭宗其余的子嗣被朱温全部杀死。
三、明经胡族谱记载
根据现在比较普遍的说法,徽州“李改胡”的始祖胡昌翼(曾名李昌翼,乳名李梁),是唐昭宗遭遇朱温之难,在迁都洛阳途中由何皇后所生的皇子。为避免朱温的灭门之祸,襁褓中的皇儿由贴身侍卫藏匿民间,被宦游经过陕县的婺源人胡三秘密带到婺源考水隐居,抚为义子。有关朱温反唐何皇后在迁都途中产蓐以及朱温在洛阳附近坑杀唐昭宗侍从等内容,正史均有记载,这似也印证了方志和谱牒有关“李改胡”的帝胄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四、明经胡父系基因与史学考证方向一致
据网上(见下图)发布明经胡父系基因,为C845下游,与鲜卑人基因同属C2。基因结果惊人的显示出与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考证一致。

客从何处来
2 赞
张氏
8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