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染色体和mtDNA单倍群概况
根据 ISOGG 的 Y-DNA Haplogroup Tree 2019 确定了 30 名黑水国男性的 Y 染色体单倍群(图 3;补充表 S1)。总体而言,黑水国种群由单倍群Oγ-IMS-JST002611(26.7%)、Oα-M117(13.3%)、C2-M217(13.3%)、N-F1206(13.3%)、O1b1a2-Page59(10%)组成)、O1a-M119+、P203- (6.7%)、O2-P164+、M134- (6.7%)、Oβ-F46 (3.3%)、O1b1a1a-M95 (3.3%) 和 Q-M120 (3.3%)。单倍群 Oγ-IMS-JST002611 (26.7%)、Oα-M117 (13.3%) 和 Oβ-F46 (3.3%) 代表三个主要的创始人父系血统 ( Yan et al., 2014 ; Wen et al., 2016 ) 并包含超过 40% 的现代汉族人(估计 Oα 为 16%,Oβ 为 11%,Oγ 为 14%)(Yan et al., 2011)。这三个世系被认为是源自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农民(Yan et al., 2014)。这三个单倍群在黑水国人群中也是最常见的,占总数的43.3%,与现代汉族人群相似。单倍群 O2-P164+,M134-,可能与上述三个单倍群类似地扩展。单倍群 C2-M217、N-F1206 和 Q-M120 在中国、阿尔泰、乌拉尔和欧亚北部印欧人群中很常见。中国绝大多数单倍群 C 属于 C2-M217 ( Zhong et al., 2010),占汉族的约 10%,以及阿尔泰语人口的很大一部分,即蒙古族、满族和哈萨克族。在黑水国种群中,单倍群C2-M217可进一步分为C2*-M217和C-F1144。后者是南方分支(Yan et al., 2014),是汉族六大父系之一(Wen et al., 2016 ; Wu et al., 2020)。N-F1206被称为N单倍群的北部分支,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Hu et al., 2015)。N-F1206又可细分为N-TAT和N-F710。N-TAT 的最高频率出现在阿尔泰语、乌拉尔语和印欧语系人群中(Ilumäe et al., 2016),例如 Vilyuy Yakuts (91.525%)、Evenks (50.877%)、Buryats (41.441%)、Udmurts (66.667%)、Finns (53.846%) 和 Latvians (43.023%),而 N-F710 被认为是不迟于 2.7 kya 从东北亚向南迁移到黄河地区(Ma et al., 2021)。单倍群 Q-M120 起源于南西伯利亚,并在 5-3 kya 之间扩展到中国西北部(Sun 等人,2019 年)。该谱系在 2 kya 之前被古代华夏(汉族)人群吸收,并最终成为现代汉族人群的六个创始人谱系之一(Wen et al., 2016 ; Sun et al., 2019)。最后,占黑水国单倍群比例 20% 的 O1b1a2-Page59、O1a-M119+、P203- 和 O1b1a1a-M95 单倍群起源于东亚南部(Karafet et al., 2010 ; Cai et al., 2011 年;Trejaut 等人,2014 年;张等人,2015 年;罗等人,2020 年)。汉代晚期黑水国组的父系多样性超过了汉代早期组,增加了单倍群N-F710、C-F1144、Oβ-F46和Q-M120。
[已注销]
点赞
华夏守卫者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