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以士族门阀博陵清河二崔为例(原创)
先秦历史难以追述,秦汉之后的历史也要结合现代分子人类学才能揭示真相。历史上著名的汉唐士族高门“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都自称是西周初年姜姓齐国开国国君吕尚(姜子牙)的后裔。但最新的分子人类学大数据表明,他们与汉高祖刘邦一样,应该都是先秦平民的后代,而且二崔并不同宗。其实最近成都23魔方公司数据库刚更新的“山东省崔氏家族一支”的小家系才可能是真正的姜子牙O-F700嫡系后代。
这真可谓是天道轮回,西周17个侯爵大国之首的齐国,其公室的嫡系分支崔氏,虽然在春秋时期一度把持齐国朝政,但后代逐渐没落人丁稀少。而战国秦汉之际冒用或入赘崔氏的两个先秦平民家族在汉唐1000年间人才辈出,宰相数十人,文官以千计,名列汉唐22个顶级门阀士族之首。“帝王将相,宁有种乎?”,随着诸子百家学派争鸣,战国末年平民阶层逐步觉醒,冒用贵族姓氏,接受文化教育,最后走上了揭竿而起改朝换代的道路。
图1:汉唐1000多家士族中的88个主流士族,标注方框者为22个顶级士族。根据23魔方大数据统计,22个顶级士族中仅有赵郡李氏,清河崔氏,河东薛氏,博陵崔氏四家后裔较多,名列北方20大基因家族。而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太原王氏,琅玡王氏后裔很少,更惨的范阳卢氏,弘农杨氏,河东柳氏,京兆杜氏目前还找不到显著单倍群家系,估计后裔更少。两汉曾经辉煌一时的弘农杨氏在西晋末年就基本被灭族,隋朝皇室和唐代杨贵妃估计都是冒牌后裔。荣华富贵从来伴随腥风血雨,北方20大基因家族中倒是很多太平风水宝地的平民家族规模较大,比如胶东姜氏和林氏。

图2:清河崔氏位于Oγ5-Y16154下游,山东大汶口文化后裔。但其上游1900-5200年间几乎没有旁系,说明先秦应该是人丁稀少的平民阶层。

图3:博陵崔氏位于Oβ-F46下游,河北磁山文化后裔。其上游在先秦也几乎没有旁系,应为平民阶层。

图4:O-F700是23魔方推测的商周姜姓主流,主要依据为共祖时间,地域分布和级联爆发情况。该结论目前仍有争议。

图5:山东省崔氏家族一支是O-F700下游崔氏家族,但人丁稀少尚未定义下游支系。初步估计是春秋时期齐国崔氏权臣家族。

Xerxes
4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