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的来源比较复杂,在古DNA的出现以后,周天子的源头也从甘肃到辽西一带转移。而随着天子的大量赐姓,其真实生物学父系后代也略有混乱。
看司马迁的东西,笔者认为但凡是与周天子有父系血缘关系的,都会直白的言其身份:
如卫国: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 ,郑国 :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 鲁国,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而有一部分, 只是说与周同姓,然而只是同姓就太不靠谱,因姓很多是赐姓或母系联姻。如韩国: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魏之先,与周同姓等等
只是说同姓,而没有确定的人,似乎就是证据不足, 自信不足的表现,因其具体的祖先说不出来,就像现代某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虚荣感,就去乱认祖宗一般。个人认为韩魏都与周天子不存在父系关系。
秦国 赵国: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於鸣条。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
司马迁写到 秦赵的祖先离夏归商 给汤驾车,民族身份也从夏人到殷人转移。从考古上来看,中国内地最早的马车和马匹就是出现在商代。能拥有马和马车,以及拥有驾车本领,必然不是内地农耕民族。在殷墟出土的贵族墓葬中,同样有大量马匹器具以及马车修理器具。
晋国: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也, 晋国是周天子的嫡系封国。
齐国: 契之後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後於宋,齐湣王灭之,有世家言。伯夷之後,至周武王复封於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
-----------在这里司马迁用了一个字 “复”封于齐,言外之意,齐太公在商代已经有其国,这一点 从商代卜辞中也可以佐证。 而且司马迁指出齐太公乃伯夷之後,与孤竹有一定关系。 笔者怀疑孤竹二君之子奔周的伯夷叔齐有可能就是太公望 后被赐姓姜。
秦国大一统后,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笔者认为 韩魏多流向中原一带,齐多流向环渤海一带,秦赵则多流向长城沿线一代 。在随着汉代楚汉之人的北向扩张以后,以及五胡十六国的流入以后,北汉民族形成。

源一宇
点赞
郑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