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祖源」App,随时随地查找家族资料

扫码打开「魔方祖源」App

邹简臣隐居(陆丰市)尖石寺的时代背景

关联 2 个家族

南方邹氏家族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水观音邹氏

字辈:长绍宗支 永世其昌 励乃学行

邹简臣隐居尖石寺的时代背景(一)永历的选择
 (2022-02-19 15:25:55)[编辑][删除]
标签: 
南明邹简臣时代背景

引子:南明,孙可望如燕京,指画滇黔道路,李定国战败。马吉翔倡走缅之计。邹简臣公言于朝曰:奈何以堂堂共主,求庇南蛮乎?是夜,李定国捕缉蜀旧将(广平伯)陈建,陈建夜遁,密遣人报简臣公。公曰:祸果至矣。乘夜走,避之禄丰尖石寺,变姓名,削发披缁。
邹简臣也就是这时候发声,认为应该到西昌与四川重庆的明军残余集合继续斗争。但是永历选择了去缅甸,最后的结果如何?

1685年,南明的十字路口。向北到西昌,向南到缅甸。路途走到昆明郊外,永历就改变了想法,由原来的西昌到缅甸。


时秋粮已征收入库,李定国同白文选商量,“欲烧仓廒朝堂府署,惟留一空城”,(《明末滇南纪略》卷八《西走缅甸》)以免资敌。


永历帝却以“恐清师至此无粮,徒苦我百姓”为理由,传出旨意不要烧毁。

永历帝万没想到,正是自己这种妇人之仁害了自己。

要知道,贵州地瘠民贫,清军沿途筹粮已极为困难,如果没有充足的粮食作为供应,他们很难在云、贵立足。正是因为留下这昆明的粮食未烧,结果供应了入滇清军半年以上的食用。

十二月十五日,庆阳王冯双礼、广平伯陈建、武功伯王会、延安王(艾能奇)长子艾承业率部先行,向四川建昌转移。【changbo注:建昌为现在的西昌】

次日,永历在百官扈从、诸将护卫下撤离昆明。

永历离城时,竟然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携老幼相追随。

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进行转移,行动速度必然迟缓。这是李定国早就预料到的,所以,他才在布告里特别提醒“朝廷移跸,势难同尔等偕行”,命他们自行逃难,不要伴驾同行。

但在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无论是永历还是李定国,都不忍心去驱散这些百姓,只好任由他们跟着。

就这样,这支军民混杂的队伍,人数高达几十万,孩子哭,妇女喊,拥塞道路,日行不过三十余里。
而这时清兵已逼近交水。【changbo注:现在的曲靖市】
永历一行好不容易走到碧鸡关【changbo注:现在昆明郊区】,路窄,人马愈加拥挤,因饥饿与疾病,不少人跌倒在路上,哭声震地。




永历忍不住吩咐停车,站起身来,手扶黔国公沐天波【沐天波(1618年 [1] -1661年8月13日),男,汉族,字玉液 [2] ,祖籍安徽定远,黔宁昭靖王沐英第十一世孙。崇祯元年(1628年),其父沐启元暴卒,同年十二月甲辰,年仅10岁的沐天波世袭黔国公一爵,担任征南将军。明朝灭亡后,沐天波追随永历朝廷,后随朱由榔入缅,在咒水之难被缅兵挟持外出,夺刀抵抗至死。】,回头眺望昆明宫阙,哽咽着声音说:“朕还没走远,军民已经困苦到了这个地步,因为朕一人而连累万家百姓,还不如回昆明一死以谢社稷,免使生灵惨遭如此荼毒!”(“朕行未远,已见军民如此涂炭,以朕一人而苦万姓,诚不若还宫死社稷,以免生灵惨毒!”《爝火录》,卷28)

沐天波也因此对移跸建昌【changbo注释:西昌】之举产生了怀疑,因为,谁都知道,蜀道不但远,而且难行,按照这种前进速度,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呀!

于是,他提出新的看法,说:“从迤西到缅甸,沿途都可以筹措到粮草,一旦走出边境则荒远无际,万一鞑子兵追势放缓,我可以据玉龙关之险而扼守大理,仍不失做个大理王。”(“自迤西达缅甸,其地粮糗可资,出边则荒远无际,万一追势稍缓,拒大理两关之险,犹不失为蒙段也。”徐鼒:《小腆纪传?永历下》,卷6)建议暂时逃往滇西永昌(云南保山)。

大臣马吉翔、李国泰等人纷纷赞成沐天波的意见

金维新等一干云南籍的官员乡土难离,内心到流离入蜀之举非常抵触,听了沐天波之议,全都一边倒地附和。

他们说:“坚走永昌,事不可为,则幸缅国;若可为,返滇更易。”

有人看李定国不置可否,就从旁危言耸听地对李定国说:“四川境内各勋臣军镇林立,如今殿下你在新败之余,投入袁宗第、郝永忠诸勋臣的地盘,能保证诸勋臣能听你殿下你的节制吗?日后恢复了荆襄,能保皇上不再封郝永忠等人为亲王与殿下同列并坐吗?”(“蜀中勋镇林立,今殿下新败之余,远则袁、郝诸勋之穴,能保诸勋听节制乎?恢复荆襄,能保上不再封郝永忠等数亲王,以与殿下并立乎?”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 19)

此刻的李定国已心乱如麻,惶惑无计,只好点点头,对沐天波说:“公其努力,愿无生后悔而终忆余言也。”(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 19)

就这样,移跸地点临时改变了。【changbo注释:从昆明碧鸡关到西昌,按照现在的步行距离大约需要18天,而曲靖追兵到昆明已经逼近,的确是两难的选择,向西昌则容易被追上;向缅甸则失去了兵民的根基,失去了永久翻身的可能,失去了兵民的希望和用户。】

这一改,最大的恶果就是永历政府永远失去了冯双礼、陈建、王会、艾承业等人所率领的部队了——这些军队,已早于十二月十四日北入四川了。

另外,不少以复兴明室为己任的文官武将听说朝廷临时变更了方针,由入川改为西撤,大感前途渺茫,纷纷脱离朝廷,或隐或遁,自寻避难藏身之所去了。



其中,吏部尚书张佐宸与少詹事汪蛟逃入大理府山中;兵部尚书孙顺、礼部尚书程源、户部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左佥都御史钱邦芑等行至永平县时改名换号躲入山中。

另外,诚中之前的刘茞所说,永历朝廷如果辗转进入四川,则李定国所领云南、川西军队可与川东鄂西夔东【changbo备注:四川、湖北、重庆】十三家合兵一处,东面福建沿海又有郑成功、张煌言【福建】等部遥相呼应,尚有回旋的空间。而向西撤入人口稀少、生产不发达的滇西南,不但兵、饷来源匮乏,而且与夔东、闽海抗清武装声息隔绝,只能是加快衰亡的脚步了。

邹简臣隐居尖石寺的时代背景(二)——四股势力
 (2022-02-19 18:29:07)[编辑][删除]
标签: 
南明邹简臣时代背景
 
杂谈
分类: 历史
引子:  南明,孙可望如燕京,指画滇黔道路,李定国战败。马吉翔倡走缅之计。邹简臣公言于朝曰:奈何以堂堂共主,求庇南蛮乎?是夜,李定国捕缉蜀旧将(广平伯)陈建,陈建夜遁,密遣人报简臣公。公曰:祸果至矣。乘夜走,避之禄丰尖石寺,变姓名,削发披缁。
在复杂的乱世,在几股势力之间立足实在不易。

简臣公面临的几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南明政权:朱明诸王本身就内讧,弘光(南京)、隆武(福州)、永历(肇庆)...一方唱罢,一方起。

第二股势力是QI YI军,李自成死了后,张献忠带着四个义子(老大秦王孙可望、老二晋王李定国、老三蜀王刘文秀、老四北王艾能奇),征战湖南、四川,而在四川建立政权后不久在四川西充县凤凰山战死了,孙可望与李定国南下与南明联合抵抗满清。
四个义子之间斗争,简臣公先是在1645年被孙可望所执,孙可望的倒行逆施失去民心后,可望投降了清。在去缅甸与西昌的十字路口,简臣公感到了李定国的威胁。

第三股势力是满清与清朝代理人,清朝入关20万,淮河以南还有200多万的MING军。大抵也有一些清朝将领想要拉拢简臣公。

第四股势力沐天波,沐天波是明初朱元璋的爱将沐英的后代,对明忠心耿耿。所以永历在昆明统治了六年,直到1658年,也就是简臣公隐居尖石寺。

在四股势力汇总,一二股合流,但是内部斗争、DZ太厉害。1658年逃到尖石寺。正式在此中华十字路口,简臣公选择了昆明北向禄丰,准备返川。或因路线,或因DANG ZHENG,李定国将自己的嫡系封为亲信,而简臣公或因可望亲自解缚而被定国视为异己。

大约1659年回到洪雅,十三年后,1671年在洪雅寿终。那时候他的直系孙子调元公刚刚10岁,而他的大儿子璠 35岁早逝。后人敬佩他的不骑墙、坚持乱世中原则。

邹简臣隐居尖石寺的时代背景(三)——李定国在南明云贵集团中的地位
 (2022-02-19 18:50:58)[编辑][删除]


引子:  南明,孙可望如燕京,指画滇黔道路,李定国战败。马吉翔倡走缅之计。邹简臣公言于朝曰:奈何以堂堂共主,求庇南蛮乎?是夜,李定国捕缉蜀旧将(广平伯)陈建,陈建夜遁,密遣人报简臣公。公曰:祸果至矣。乘夜走,避之禄丰尖石寺,变姓名,削发披缁。

李定国是谁?李定国是跟随张献忠的养子,后来投降了南明,成了忠心护主的名臣,护送永历到缅甸,死的时候还留言不能降清。为什么李定国要抓陈建,邹简臣为何感到了危险?

李定国有着很明显的派系思想,视晋军为亲军,邹简臣最开始是被孙可望抓,亲自释放,与孙 刘文秀等更密切,在派系上不是李定国的亲军。同时,简臣公主张北上西昌,与李定国 马吉翔的思路不同,同时得罪了马吉翔,而马吉翔是李定国的马前卒。这些都给简臣公带来了危险。

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金声桓和李成栋先后被杀,南明重臣何腾蛟和堵胤锡也死于非命。对于南明永历政权而言,是一个异常黑暗的年份。 此时的长江以南,除大清军事集团和辽东军事集团之外,还有三大实力派存在。 第一大实力派是孙可望军事集团,他是张献忠旧部,控制西南地区; 

第二大实力派是郑成功军事集团,他是郑芝龙的儿子,控制福建沿海地区; 

第三大实力派是朱以海军事集团,他是明朝鲁王,控制浙江沿海地区。 

以孙可望为代表的云贵军事集团内部发生的那些事。 最初,云贵军事集团和南明永历政权没有太多联系,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人在云贵地区称王,孙可望成为国主。

但随着金声桓和李成栋的出局,孙可望抓住机会,开始借着永历政权的名头搞事。 永历皇帝来到孙可望的地盘,孙可望把他安顿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安龙府)就不管了。
Changbo备注:安龙府现在的安龙县

永历五年(公元1651年),永历政权的部分官员不愿意继续看孙可望的脸色行事,孙可望立刻翻脸,直接把这群官员拉出去杀了,并逼迫永历皇帝封自己为秦王,这就是著名的「 ”十八先生之狱”。

永历皇帝在孙可望的控制下,没有一点做皇帝的尊严。永历皇帝密敕李定国: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救出去!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接替者白文选)是云贵军事集团的四大将领,他们之间并没有很严格的上下之分,而是以一个松散联盟的形式存在。
 孙可望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的地位本来不相上下,入滇以后孙可望虽被推为盟主,但他毕竟不能同张献忠相比,李定国、刘文秀手握重兵,各以「 ”西府”、「 ”南府”老爷自居,并不能惟孙可望之命是从。——顾诚·《南明史》

李定国向东发展的四年里,一路走得并不顺,最终不得已又回到云贵地区。 一山难容二虎,原本随着李定国出走而消弭的矛盾,现在又有加剧的趋势。

 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李定国离开了几年,云贵地区已经变成了孙可望的主场,但云贵军事集团的实力派刘文秀坚决支持李定国。势力大增的李定国突然出手,将永历皇帝接到了昆明,这一年是永历十年(公元1656年)。 永历皇帝终于离开了偏远的小县城。 

分享:

邹简臣隐居尖石寺的时代背景(四)——最后的锦衣卫为何要抓简臣公
 (2022-02-19 18:57:45)[编辑][删除]
标签: 
南明邹简臣时代背景

引子:  南明,孙可望如燕京,指画滇黔道路,李定国战败。马吉翔倡走缅之计。邹简臣公言于朝曰:奈何以堂堂共主,求庇南蛮乎?是夜,李定国捕缉蜀旧将(广平伯)陈建,陈建夜遁,密遣人报简臣公。公曰:祸果至矣。乘夜走,避之禄丰尖石寺,变姓名,削发披缁。

马吉翔在第五章的逃亡过程中,起到了极端负面的作用。在永历的倒台上,压上了重重的石头。搬弄是非、胡作非为、愚弄同僚和上级、、、这些行为都被简臣公看在眼里,他眼里揉不了沙子,弹劾过马吉翔,所以马吉翔嫉恨简臣公,这就导致了简臣公的危机感。

马吉翔,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锦衣卫指挥使。在大明历史上是个有名人物,他之所以有名,一非文韬,二非武略,而是因为“拍马有术”。温睿临的《南疆逸史》将他和杨龙友、马士英、阮大铖、刘承胤共入“奸佞传”。有人说:永明之有吉翔,犹福王之有士英矣。

 马吉翔是大明的最后一个锦衣卫,本是永历皇帝的近臣和亲信。但随着局势的变化,马吉翔早已成为实力派的爪牙,为他们监视永历皇帝的一举一动。最初,他为孙可望服务;后来,他为李定国服务。 史书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都说李定国过于耿直,被马吉翔骗了,才会重用马吉翔。 吉翔一见定国,先叩首,称颂定国千古无两;‘从此以后,青史流芳。吉翔今日得际此时望见颜色,死且不朽。其他是非冤苦,俱不足辨’。定国于是大悦,与吉翔握手谈心,惟恨相见之晚。而吉翔得侍左右数日,其谄谀之工无所不至;凡左右、内外,众口同声交谀吉翔。定国本目不识丁,粗戆直率;竟为吉翔所弄,堕其术中。——计六奇·《明季南略》·卷十六 这种看历史的眼光,实在是过于浪漫了。 李定国是一员战将,却不是什么政治白痴,他身边还有刘文秀,怎么可能不知道马吉翔是什么人呢?李定国不会像孙可望那样欺负永历皇帝,但找个人盯着永历皇帝,别给自己找麻烦,这种举动也是非常正常的。 

 马吉翔的行为,或许是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傀儡皇帝和实力派之间,他必须提前站好队,否则自己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但作为皇帝的近臣和亲信,马吉翔整天干这些吃里扒外的勾当,本身就是令人所不齿的。 永历皇帝对此感到非常不满意,但他不敢对李定国发火,只得捏着鼻子承认这一既定事实。 李定国控制永历皇帝,意味着云贵军事集团彻底分裂。在此之前,云贵军事集团虽已分成两派,但毕竟没有动武。可随着永历皇帝的归属权转换,孙可望再也忍不住了,云贵军事集团内部正式开始火并。 

永历十一年(公元1657年)八月,驻军贵阳的孙可望亲自率十万大军,向驻军云南的李定国发动进攻。 实力派刘文秀站在李定国一边,但两人的实力加起来还是不如孙可望。但孙可望的前锋白文选(艾能奇的接替者)临阵倒戈,三方合力,直接把孙可望打得大败而逃,这场战役就是大名鼎鼎的「 ”交水大捷”。 定国、文秀见文选、维兴乘胜截杀,可望旗帜渐乱;因召各营奋勇齐进,可望遂大败而逃。——计六奇·《明季南略》·卷十六 李定国胜利了,但付出的代价却极大,云贵军事集团元气大伤,实力派孙可望投降大清。

 在李定国打败孙可望的一年之后,清军大举进攻云贵地区,云贵军事集团内部又出现叛乱,最终为大清所灭。 李定国的辉煌胜利,意味着云贵军事集团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已经走上了历史舞台。但不幸的是,云贵军事集团的对手是强大的大清,体量相差实在太过悬殊;更不幸的是,云贵军事集团没有机会继续表现,就因内讧而走向末路。   

【马吉翔_百度百科 (baidu.com)】

邹简臣隐居尖石寺的时代背景(五)——逃缅甸路线,汉人今何在
 (2022-02-20 11:10:37)[编辑][删除]


永历1658年经永昌、腾冲进入MIAN甸,1662年被吴三桂带到昆明,被吴三桂杀害。
剩下在HAN人留在MIAN甸,成了现在的GUO GAN。
从现在来看,简臣公没有去缅甸是对的,跟随永历去缅甸的三千多人,在沿途就被打劫,到了缅甸被缅人折腾、活着的押解给了清兵...
历史唏嘘。简臣公没有选择去缅甸是历史的正确的选择,缅甸的结局是死的死,抓的抓,在中途内讧,还被护卫军掠夺。经过禄丰回到洪雅,养育五个儿子,给水观音邹氏家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658年,清军入攻云南,云贵沦陷,永历在李定国的保护下,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1659年正月十八日到达腾冲。从永昌撤退时,随行的文武官员有400余人,杂役3000余人。
二月一日,永历帝一行到达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宽阔的江面,波涛汹涌,激流澎湃,永历帝让随从人员寻找过江的船,找了半天,只找到四条小船,仅仅够皇帝和皇后等人用,剩余的人只好自己花钱雇船从小河走。随行人员向江边的居民打听到有陆路可以到达目的地,于是便有一些人准备出发,从陆路前行。从腾冲起行时,队伍还有4000多人,在大金沙江边,永历帝命人清点人数,只剩下1478人。有646人乘舟走水路,其余的的人走陆路。

七月十六日,缅人来邀请当事大臣过河议事,群臣都推辞不去。
十八日,猛白又派官员前来,告诉众人:“这次过请大家过河没有别的意思,我王担心大家没有善意,所以邀请大家过去饮咒水盟誓。盟誓之后,大家都要自谋生计。不然,我国怎么能长久地给这么多人提供粮食?”
十九日,马吉翔、李国泰命令众臣都要前去饮水盟誓,只留下几个年老的太监侍候皇上,邓凯因为脚上有伤,所以没有随同前去。
群臣到了缅军驻地后,立刻被三千缅军团团围住。
很快,缅兵便闯入行宫之中,大肆搜夺财物。贵人、宫女和众臣的妻女纷纷上吊自杀,尸体挂在树上,如累累瓜果。永历帝和太后等25人挤在一个小屋中,惊慌失措。之后,有通事领着缅甸官员进来,对士兵说:“不可伤害皇上。”当时,遍地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缅甸官员让永历帝搬到沐天波生前的住所,存活下来的340余人挤在一座楼上,哭声传到一二里之外。

十二月初二下午,有两三个缅甸官员来会见永历帝,对他说:“这里不适合居住,请搬到其它住所。你们国家的军队已经逼近我国的城池,我国将要出兵迎战,从这里路过,恐怕惊扰了你们。”话还没有说完,缅兵就用两根竹杠绑上永历帝坐的凳子,抬起前行。太后失声痛哭跟随着。缅兵又找来两个竹椅,抬上太后、太子跟在后面。其它男女老少步行跟着。走了五里后过河,到了河对岸,天已经黑了,永历帝和太后等人都不知道走的是什么路。半夜后,到了一座军营,才知道是清军的营地。
十二月初四,永历帝被带到清军大营,初六,又被带到阿瓦城,初九,清军押解着永历帝,向昆明出发。

详细过程:
永历帝从永昌到缅甸的逃亡历程 (meipian.cn)

邹简臣隐居尖石寺的时代背景(六)——如何起家的
 (2022-02-25 11:38:47)[编辑][删除]
标签: 
南明邹简臣时代背景

邹简臣
明崇祯十五年(1642)四川乡试解元;正当要大展宏图的时候,造成进退不得:
路线一,继续考试,但是荆州通往北京的交通已经断了,没办法参加进士考试;
路线二,担任明朝官吏,但是1644年,崇祯在景山选择了歪脖树。
南明的宏光朝廷,任命了重庆人王应熊、泸州人樊一蘅,估计是他们两人在南充等地举起反清复明的义旗,简臣公投至麾下,在一次进攻的时候还被执。
简臣公在南充的义举,得到了王应熊的赏识和邀功请赏。
也可能是这个时候,简臣公开始进入仕途,在乱世中跌宕起伏,一直到1658年,十来年的时间,存活于乱世,奔波与川南、贵州与云南。

关联 1 个单倍群

O-F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