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14813,共祖1400年左右,刚好在唐朝初期,是唐朝时期北方最大的李氏爆发蔟,目前新增速度也是同期北方蔟最快的,基本确定不会有任何其它李氏蔟甚至任何唐朝北方蔟能超过此支。按魔方比例,D-Y14813目前人口最多的前5地区分别是第一甘肃超15万,第二新疆12万,第三陕西约9万,第四内蒙古约8万,第五河北约5万,其中在甘肃和陕西均为唐朝第一人口大蔟。
之前推测是党项李元昊,是因为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最高频,但是目前更新的树型显示,青海宁夏的样本处于中原样本的下游,所以D-Y14813更像是一个中原家族,青海宁夏的分布是从中原扩散过去的,而不是反过来,所以不太可能是一直在长城之外西北边陲的党项李氏,更不太可能是共祖差了400年的宋朝时代的李元昊。
大家可以看看D-Y14813下游共祖1370年的Z34359,下游的MF124497和BZ2985都分布在中原,到1000年前的Y73767才跑到西北塞外去,此时唐朝已经灭亡。当然目前树型尚未丰满,这种情况占据整支样本的多少比例还不知道。
但是这种下游变化的确更指向李唐皇族,而不是李元昊,党项一直蜗居西北边陲,终唐一朝都是无法染指中原的。如果是唐朝皇族,我猜测西北甚至中亚那些D-Y14813是黄巢从东面攻破潼关的时候,唐宗室只能往西北集体跑路的结果,宗室财力比普通人雄厚,跑路能力肯定更强一些,义军东面攻破长安,不想死的只能往甘肃方向跑。长安其实也是西北,出了萧关就是胡地,从阴山入关的李唐再跑回胡地再正常不过了,再加上宋朝政治经济东移南移,西北边陲长期被胡人政权控制,西北家族胡化难免。

D-Y14813上游共祖2700年的D-Y14736,还卡着17个李姓样本,占比超过李氏人口比例,Y14813上游应该还存在一个李氏蔟,主要分布也是偏中原,可能对应是李唐远祖。

陇西位于甘肃,陇西李氏后光大于唐陕西长安,其实顾名思义就应该高频分布在甘肃和陕西,如果Y14813是ONC等支系,这种分布、规模,大家对匹配唐宗室估计不会有意见,但是D系来源于青藏高原,如果这支是李唐,那说明李唐不是汉人,是真正来源于鲜卑族,而且应该是西北五胡十国某国流窜融入鲜卑族的流寇,后以军功起家,再从蒙古入关征服中原。李唐是鲜卑流寇出身,估计会冲击很多人的传统观念,不过史书上其实早就有迹可循,自古以来(特别是唐朝同时代史料,非后朝代抹黑)那么多鲜卑唐的传闻绝对非空穴来风。
其它李唐候选支:
呼声较高的陇西李氏下游O-MF12803,在陕西除了陕北交界的榆林有样本分布外,目前其它地区0分布,即使整支陇西李氏O-Y29876,除了根部的史氏家族,在陕西关中也没有任何分布,说是李唐皇族,过于牵强了,李唐宗室外出就藩的少,大多生活在长安一带,不至于除了黄土高原以北的榆林外一个都没有,人多不一定是王族,但是一个都没有说是王族更没有说服力。魔方不敢钦定,MF12803目前这种分布估计就是原因之一。
O-MF12803陕西分布图,只有2个陕北榆林样本,还是同一账户的。

赵郡李氏O-BY48077下游共祖约1600年O-MF12819有明显的爆发,不过总体太偏东了,分布以河南为主,在陕西也有分布,不过树型爆发早了点,以至于下游在唐朝时期的主支发展显得不够清晰。

西部李氏家族O-MF95500,树型共祖都有一定的契合度,陕西也有一定的分布,不过目前树型细化得不够,有多少会掉落到共祖唐朝之内的支系还不得而知。李唐是这支也有一定可能性。

晋陕李氏(2)O-MF106693,分布挺契合,共祖晚了点(不过这种2叉支共祖时间波动性太大,随着分支增加细化随便可能上下调几百年),规模也小了点,如果共祖时间稳定的话,估计是安史之乱后得势受封的家族 。

总之,D-Y14813从共祖时间、分布、规模等各方面考虑,为李唐第一候选。至于说李唐被屠杀光的,很难让人相信,毕竟唐朝国祚280多年,从李渊生22个儿子开始,除了被武则天架空的李治及李治儿子,其它各帝繁殖力非常惊人。历史上最能生的前10皇帝,李唐就占了40%,如下图,280年下来,沦成平民的数量都会很庞大,这种持续280年的高生殖力,唐皇族绝对最大可能就是唐朝当时的中原第一人口大族,而目前魔方测出的现代人共祖于唐朝位点的中原第一大蔟就是D-Y14813,而且刚好姓李,刚好陕西有大量分布,只是该支有大量胡人,至于是汉人胡化,还是胡人汉化,等以后更多证据。

李白金璞
1 赞
李白金璞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