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姓有哪些基因标记?
Y染色体与姓氏一样,遵循父子相传的规则,因此 Y 染色体单倍群可以作为家族的基因标记。23魔方的洪姓用户,Y染色体单倍群类型分布如下:
O-Y137081
6.3%O-F656
4.6%O-F656属于O-F492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25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2%,目前在东南地区相对集中。
O-Y137090
2.5%C-MF1722
2%MF1722属于CTS8579及MF1718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32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0.19%左右。
O-MF21798
1.5%O-F317
1.3%O-F20963
1.3%O-F8
1.3%F8属于M117及F5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73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15.6%。属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男性中的超级祖先之一。
O-L599
1.3%L599属于F2266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2600-27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78%。目前在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较为集中,下游包括了新安程氏、新安汪氏、东南詹氏等若干家族。
O-Y19688
1.2%O-F3323
1.2%F3323属于F1759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2%。该支系拥有一位约3800年前共同祖先,属于夏-商时代爆发强烈的支系。目前在北方东部较为集中。
O-Z26038
1.2%O-F619
1.2%O-F325
1.1%F325的共同祖先大约是9000年前的一位男性。主要分布于中国,在中国男性中占10.8%,属于新石器时代爆发的大支之一,包括F632、F38、F12、F930、F1365、CTS12877、F723、CTS2154、SK1691、MF1107、SK1676、FGC60773等下游分支。
O-Z44927
1.1%N-F1998
1%F1998属于CTS2959及M128、CTS1350下游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70%,共同祖先距今约3100年,属于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北方较为集中。
O-F3039
1%O-Z25518
0.9%O-M1593
0.9%O-CTS5492
0.9%C-F13136
0.9%C-F13136属于C-F10036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59%。该支系拥有一位约275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北方省份较为集中。
O-F492
0.9%O-F492属于O-F140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4.73%。该支系拥有一位约290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其下游O-F656分支,在距今2500年左右又进行过一次强烈爆发,目前在中国东南地区较为集中。
O-F2137
0.8%O-A12439
0.8%O-Z24958
0.8%O-F793
0.7%O-F793属于O-F17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1.20%。该支系拥有一位约260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周代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主要分布于南方诸省,其下游O-Y141213分支,在汉初又进行过一次强烈爆发,目前在华北地区较为集中。
O-CTS11553
0.7%O-M159
0.7%C-CTS4660
0.7%C2c2-CTS4660是一个晚近爆发的蔟,该支系的历史可能不超过5000年,集中于两广地区,在中国男性中占0.2%左右。
O-K644
0.7%K644属于CTS701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5900年,目前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1%。
N-M1819
0.7%N1b2-M1819的共同祖先大约是6600年前的一位男性。在中国男性中占2.4%左右,南北方分布广泛。
O-F5498
0.7%O-F1262
0.6%O-F81
0.6%O-F81为F78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5300年,在中国男性中约占6.1%。
Q-F4774
0.6%O-CTS2154
0.6%O-CTS6987
0.6%C-MF1040
0.6%MF1040属于F10056及MF1029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56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41%,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东北等地较为集中,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广西较少。
O-SK1730
0.6%O-SK1730属于O-CTS4658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1.15%。该支系拥有一位约300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两广及云南等省市较为集中
O-Y17728
0.6%Q-F1626
0.6%该支系属于Q-M120的下游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2.2%左右,北方较多,山西、内蒙古等地可达5%以上。其共同祖先为大约4600年前一位男性。
O-CTS10514
0.6%O-Z44091
0.6%O-MF2636
0.5%O-F1867
0.5%O2a1a1a-F1867单倍群,主要包括F2266、L599、F854等。共同祖先大约生活于10000年前。在中国男性中占1.4%左右。主要集中于南方,在北方相对少见,推测扩散中心在长江中游。
O-CTS4266
0.5%O-SK1756
0.5%SK1756属于F46下游分支,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8300年,目前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2%,南方较多。
O-MF1074
0.5%O-MF863
0.5%O-F923
0.5%O-PH278
0.5%PH278属于PH203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72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0.21%。
D-PH4979
0.5%D1a1a1a1-PH4979的共同祖先大约生活在9600年前,在中国男性中占0.9%左右。该支系主要分布于北方和长江沿线,在北纬29度以南较为稀少。推测与历史上的氐羌等民族有关。
O-MF31164
0.5%O-MF21931
0.5%O-MF122803
0.5%O-MF1200
0.4%O-MF21015
0.4%O-F65
0.4%O-F78
0.4%O1a1a1a1-F78是F140的一个分支,该支系的共同祖先大约是5800年前的一个男性。在中国男性中所占比例为6.3%左右,集中于南方特别是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其兄弟支系即F140的另一分支YP4610集中于南岛语系人群。F78在苏南、浙江、皖、赣东北一带可达15%-20%。
O-MF2651
0.4%O-Y46258
0.4%O-A12441
0.4%O-Y72947
0.4%O-F273
0.4%O-F273拥有一位共同的约5300-5500年前男性祖先,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2.8%,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爆发较强烈的支系。
O-CTS335
0.4%O-F993
0.4%O-MF795
0.4%O-MF795属于O-F242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占比0.12%。该支系拥有一位约4200年前的共同祖先,属于夏-商时代爆发的支系之一。目前在陕新冀豫皖等地区较为集中。
O-MF91
0.4%O-Y26383
0.4%Y26383属于Y16154下游分支,拥有一位共同的约5300年前男性祖先,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76%,分支众多,属于5000年前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北方及江苏等省较为集中。
O-MF15252
0.4%O-Z43961
0.4%O-F310
0.4%Q-F4759
0.4%O-M1617
0.4%O-A9459
0.4%C-YP718
0.4%O-F167
0.3%O-F1275
0.3%F1275属于O-M7下游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11800年前。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约占1.5%,南方偏多。
O-CTS3663
0.3%D-F729
0.3%G-L497
0.3%O-F12
0.3%F12属于F325下游分支,共同祖先距今约4800年,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78%。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省份较为集中。
O-CTS679
0.3%O-CTS679属于O-F238及O-FGC62492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36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15%。
O-F723
0.3%F723属于F325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2300-2700年,在中国男性中约0.33%,集中于江西、湖北、广东等省份。
O-F930
0.3%O-Y16154
0.3%Y16154属于F1365及Y15976下游分支,拥有一位共同的约5400年前男性祖先。该支系目前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1.35%,属于5000年前爆发较为明显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北方及江苏等省较为集中。
O-F1600
0.3%O-F319
0.3%F319属于F12下游,拥有共同的约3600年前男性祖先,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65%。该支系目前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较为集中。
O-SK1692
0.3%N-CTS962
0.3%N1b1b~-CTS962的共同祖先大约生活在7000-8000年前,在中国男性中占0.5%左右。
O-CTS3856
0.3%O-Y137924
0.3%O-F813
0.3%O-CTS716
0.3%CTS716属于K644下游支系,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30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4%,目前在四川、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省较为集中。
O-F3053
0.3%O-MF177442
0.3%O-CTS2107
0.3%O-F14426
0.2%O-F5525
0.2%O-F728
0.2%O-FGC19713
0.2%O-FGC19713共同祖先距今约31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95%,包含豫章熊氏等若干下游家族。
R-F992
0.2%N-F1228
0.2%N1a3~-F1228是N1a-F1206的一个分支,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0.6%左右。
O-F25545
0.2%F25545属于F3256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75%。该支系拥有一位约298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北方省份较为集中。
O-CTS7789
0.2%O-FGC33994
0.2%O-FGC33994属于PF5390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61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27%。
O-CTS2458
0.2%O-CTS498
0.2%CTS498属于F18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6900年,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22%。
O-F2685
0.2%O-F5630
0.2%O-F632
0.2%R-YP1506
0.2%C-B469
0.2%O-Z25907
0.2%O-M7
0.2%M7属于O-M188及CTS445下游,共同祖先大约生活在13400年前,在中国男性中占2.3%左右,南方偏多。
O-F838
0.2%O1b1a1b-F838的共同祖先生活在10500年前,在中国男性中大约占1.4%,在中国中南部相对集中。
O-CTS201
0.2%O2a2a1a1-CTS201在中国男性中所占比例为1.4%左右,绝大多数为M159,南方偏多。
O-FGC54486
0.2%O-FGC54486拥有一位约510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约0.52%,在北方省份较为集中。
C-F1756
0.2%C2b1a1b1-F1756(含下游分支F3830)的共同祖先大约是5500年前的一位男性,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0.4%左右。在蒙古高原相对集中。可能与古代的鲜卑、东胡有关。有研究机构对呼伦贝尔岗嘎墓地的公元8-10世纪室韦人遗骨进行检测,结果为C-F3918(F1756上游位点)。也有机构推测成吉思汗属于该支系。
O-F4249
0.2%O-F4249属于O-F2887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93%。该支系拥有一位约298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其下游O-FGC23868分支,在距今2500年左右又进行过一次强烈爆发,目前在北方省份较为集中。
O-CTS8998
0.2%O-CTS8998属于O-CTS5492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1.40%。该支系拥有一位约260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周代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南方较为集中。
O-F1866
0.2%O-ACT133
0.2%O-SK1522
0.2%E-M123
0.2%O-F2524
0.2%O-A16636
0.2%O-F533
0.2%C-MF1764
0.2%O-F1199
0.2%F1199属于O-F838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2300-25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38%,目前在湖南、江西、湖北、重庆等省较为集中。
O-SK1686
0.2%C-MF2091
0.2%O-MF1068
0.2%O-MF14424
0.2%C-FGC39587
0.2%O-F79
0.2%O-F140
0.2%O1a1a1a-F140是O1a1a1-F446的一个分支,该支系的共同祖先大约生活在7000年前。在中国男性中占7%左右,集中于南方特别是江南、福建、江西等地,可能与古代良渚文化和古越族有关。
O-CTS1451
0.2%CTS1451属于O-Page59及F417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5500年,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15%,分布较为广泛。
O-FGC16858
0.2%C-F14749
0.2%O-MF1094
0.2%O-F438
0.2%O-FGC66089
0.2%O-MF14407
0.2%O-F2887
0.2%O-F16074
0.2%O-Z44068
0.2%O-F4101
0.2%O-MF12989
0.2%O-CTS7634
0.2%O-CTS7316
0.2%O-N5
0.2%O-MF1071
0.2%O-Y148916
0.2%O-MF14621
0.2%O-CTS5664
0.2%O-Y138586
0.2%C-MF1882
0.2%O-Z38921
0.2%O-SK1740
0.2%C-MF1049
0.2%O-SK1759
0.2%O-F1837
0.2%F1837属于O-M188及F2588下游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2700年。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约0.10%,集中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份。
O-MF206162
0.2%O-MF1378
0.2%O-M1518
0.2%O-Y140808
0.2%O-Y140808属于O-M7下游分支之一。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约0.18%,共同祖先距今约3000年,属于西周时期爆发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吉皖甘浙豫冀鄂等省份较为集中。
O-MF17058
0.2%O-CTS5105
0.2%O-MF1072
0.2%O-F4117
0.2%O-F3599
0.2%O-MF31785
0.2%C-Y10417
0.2%O-MF19542
0.2%C-B87
0.2%O-MF23085
0.2%O-MF16350
0.2%N-MF15765
0.2%O-MF57131
0.2%O-BY108485
0.2%C-MF1029
0.2%O-F18411
0.2%E-CTS4483
0.2%N-F4063
0.2%N1a1a3-F4063的共同祖先大约是7000年前的一位男性,在中国男性中占比1%左右,华东(山东、江苏、浙江)偏多。
O-ACT6634
0.2%O-F934
0.2%N-MF15025
0.2%O-MF117745
0.2%N-M128
0.1%N-M128属于N-CTS2959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96%。该支系拥有一位约343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其下游N-CTS1350、N-F1998等分支,在商末周初时期有过支系快速连续爆发的历史,尤其N-F1998支系(共祖约3000年前,比例0.60%),是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北方省份较为集中。
O-SK1691
0.1%SK1691属于F325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70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0.28%。
O-F1116
0.1%N-CTS1350
0.1%C-F1699
0.1%O-Y31266
0.1%O-F2725
0.1%F2725属于MF7349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3000年,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32%,属于西周时期爆发较为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相对集中于北方省份。
O-FGC50590
0.1%O-CTS52
0.1%CTS52是CT8423的一个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2%左右,共同祖先距今约6700年。
D-CTS5502
0.1%O-F9934
0.1%O-MF1075
0.1%MF1075属于F81下游分支,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43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约0.5%。
O-Z23790
0.1%O-F2444
0.1%O-F2444属于CTS8423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69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0.6%左右,下游包含了吴郡顾氏等家族。
O-F879
0.1%R-P267
0.1%O-CTS352
0.1%CTS352属于K644下游,共同祖先距今约30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2%,目前在湖南、江西、广东、四川等省较为集中。
C-F6379
0.1%C-SK1038
0.1%O-MF34462
0.1%O-A23676
0.1%C-A14911
0.1%O-CTS879
0.1%CTS879属于O-FGC3750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8700年,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35%。
O-CTS1127
0.1%O-MF6915
0.1%C-MF10335
0.1%O-Y140772
0.1%O-MF85393
0.1%N-CTS2959
0.1%C-M504
0.1%C2b1a3-M504(含M401)的共同祖先大约是3000年前一位男性,在中国男性中占0.2%左右,集中于蒙古族、满族。有机构推测爱新觉罗家族和成吉思汗属于该支系。
O-MF6930
0.1%N-Y149575
0.1%O-MF18890
0.1%C-MF1055
0.1%O-MF32420
0.1%O-MF22962
0.1%O-MF30903
0.1%C-MPB208
0.1%C-F8472
0.1%O-MF9893
0.1%R-F3105
0.1%O-MF107344
0.1%O-MF14432
0.1%O-Y29861
0.1%-
0.1%O-MF167300
0.1%O-A22477
0.1%O-BY135127
0.1%O-FGC66085
0.1%O-F16501
0.1%O-Y15976
0.1%Y15976属于O-F1365一个分支,在中国男性中占比约1.88%,共同祖先距今约5500年。该支系目前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山西、河南、江苏等省较为集中。
O-F1479
0.1%O-BY122040
0.1%Q-MF1643
0.1%O-Y9144
0.1%O-SK1676
0.1%SK1676属于F325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63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0.11%。
O-MF173114
0.1%O-MF63091
0.1%O-PH2506
0.1%O-Y37855
0.1%O-MF174565
0.1%O-MF16254
0.1%O-Z23762
0.1%O-MF19680
0.1%N-CTS4714
0.1%O-MF19628
0.1%O-Y138490
0.1%C-F10056
0.1%F10056属于C-F1319下游,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7200年,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2.0%
O-MF2683
0.1%O-MF17215
0.1%O-ACT4765
0.1%C-MF2105
0.1%O-MF1459
0.1%C-F24717
0.1%O-Z23982
0.1%O-MF56639
0.1%O-MF20780
0.1%C-MF1648
0.1%C-FGC39599
0.1%O-MF57497
0.1%D-Z41068
0.1%D1a1a2a2~ Z41068属于D1a1a2a-A6345的一个分支,目前主要集中于南方,在两广、湖南、贵州等省相对集中。在全体汉族中占0.4%左右。
O-MF23024
0.1%O-MF177219
0.1%Q-Y560
0.1%R-Y101424
0.1%O-F25228
0.1%O-Y137943
0.1%O-MF193188
0.1%O-MF109044
0.1%O-MF87
0.1%